自积石山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以来,受灾群众陆续搬进集中安置点,但因户址分离,不少搬迁群众出现了办事难、生活习惯适应难、邻里关系构建难等问题。对此,甘肃省积石山县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加强安置点工作力量配备、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提供高效事项办理服务,不断提升安置点村(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能力水平,安置点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在集中安置点新成立社区7个,配套建设党群服务中心,配备社区干部、专职社区工作者,全面负责安置群众服务管理工作。在所属乡(镇)、村(社区)管理的基础上,74个县直部门包抓楼栋,236名县直单位党员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物业公司进驻楼房集中安置点,61名物业人员提供优质物业服务,形成村(社区)党组织牵头,多方力量参与的管理服务模式。
优化集中安置点服务管理工作机制,统筹整合安置点各方力量,推行“点化片区、片区化楼、楼化单元、单元化户”管理方式。在原划分的基层治理网格基础上,细化安置群众服务网格,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网格长,点长、片长、楼长、户长作为网格员,分级负责安置群众服务管理,点对点帮助解决搬迁群众上学、就医、就业等后顾之忧。
在集中安置点构建以“常住地为主、户籍地为辅”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新模式,梳理出13项到户服务事项和10项公共服务事项,采取“安置点直接提供、跨乡镇协同经办、完善转移接续”的方式,将安置群众到户服务事项纳入常住地办理。全覆盖发放“便民服务连心卡”,规范运行民情服务台账,限期办理安置群众反映的诉求和问题,让民生服务更加精细、更有温度。(妥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