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网公布了第24次全国两会调查,“民生保障”“正风反腐”“社会治理”三大热词备受关注,位列前三。“民生保障”成为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这既是经济转型期社会矛盾显性化的直接反映,也凸显了百姓对生活品质提升的迫切期待和对民生保障的殷切期望,为代表委员履职提供了重要参考。要读懂两会热词中的民意期待,砥砺前行、攻坚克难、精益求精,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的新时代答卷。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老百姓的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小事就是我们党的大事,更是“国之大者”。盘点今年全国各省区市两会,各级代表、委员聚焦社会关切,传递民情民意,就业、生育、医疗、养老、住房等这些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事项,全都落到了各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力推动解决了一系列事关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难点问题。基础养老金提高了,房贷利率下调了,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了异地就医,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了生活品质……一件件实事、一个个数字、一幅幅具体场景,不仅彰显了对民意的尊重与响应,更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真诚倾听基层声音,推出真招实招,站稳群众立场,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靶向治疗,确保每一项政策、每一个项目都能真正惠及群众,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两会召开的背后是来自千家万户的殷切期盼,是源自广大群众的民生重托。有的希望降低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反映出“生养教”成本过高依然是百姓关注的问题;有的期望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就业信息平台,打造“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表明求职者期望有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体系、能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等等。党员干部要从两会热词中解锁服务人民群众的密码,把准前行方向,把一份份“民生清单”作为奋斗坐标,把一件件关键小事当作民生大事,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要以察实情为切入点、办实事为关键点、求实效为落脚点,聚焦民生之关切,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思想,以只争朝夕的姿态,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过上高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