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长风破万里浪,启新程奋楫扬帆。
2024年,关键时期、关键一年,铭记奋斗,彰显担当。
一年来,甘肃组织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凝心铸魂、选贤任能、人才赋能、强基固本、先锋引领“五大工程”,全省组织工作不断打开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凝心铸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统一方能行动一致。
全省组织系统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立足岗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
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强化等六大计划,省级层面举办习近平经济思想等专题培训班16期,培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6000多人,指导市县举办读书班、培训班677期,培训党员干部11万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阵地作用,用好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和相关高校(科研院所)教育教学和理论研究资源优势,加强学术攻关、深化研究阐释、改进理论教学,评审确定43门省级好课程,其中2门获评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力求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彻底的理论讲彻底。
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轮训。举办省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轮训班4期、培训1494人,督促各地各部门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员轮训和党员干部系统培训。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专题网络培训,16.4万名乡村干部完成在线学习;举办行业领域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示范培训班4期、培训600人,指导各级党组织培训科级及以下干部11.07万人、基层党员112.63万人次,吹响了凝心聚力的奋进号角。
扎实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紧扣目标要求、精心组织实施,牵头组建省级层面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建立请示报告、归口指导等机制,坚持逐章逐条研学、交流研讨互学、纪律党课讲学、警示教育促学、解读培训助学“五学”模式,原原本本学条例、解读培训明重点、警示教育促自省,推动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全覆盖举办读书班、基层党组织书记全部讲纪律党课,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4.2万次、警示教育活动9.3万次,印发文件指导各级党组织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将党的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着力提升党员干部专业化能力。实施干部履职能力提升计划,选派341名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赴省外学习培训,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73期、培训4501人,指导市县和省直行业部门培训30.6万人次。实施公务员能力素质提升计划,举办初任、任职和业务培训班128期、培训7300余人,网络培训16万人。实施基层党员干部专题培训计划,举办省级示范培训班100期、培训1万余人,指导各地依托党校轮训农村党员15.7万人。精准化、实战化的教育培训“干货满满”,聚焦了基层干部的实际需求,有力推动广大干部的素质能力适应形势任务需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选贤任能,着力锻造堪当重任执政骨干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全省组织系统坚持在现代化建设一线发现识别干部、向现代化建设前线选优配强干部,持续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工作,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在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中奋发进取、建功立业。
健全完善选贤任能机制。健全优秀干部发现识别机制,注重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抢险救灾、主动创稳等实践一线了解干部表现。优化干部综合分析研判机制,每半年召开1次干情研判会,全方位分析班子运行和干部履职情况,比选择优提出干部使用建议,确保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大市州、省直部门、省属高校和国有企业干部交流力度,统筹使用好方方面面的优秀人才,推动各领域班子结构全面优化、功能整体增强。完善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储备机制,选派一批年轻干部上挂下派、历练成长,招录选调生530人、公务员4951人,省市两级遴选492人,储备了一批高素质年轻干部,干部队伍焕发出蓬勃生机。
严管厚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聚焦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修订完善指标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常态化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加强干部从严管理监督,提请省委及时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鲜明释放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强烈信号。持续推动中央和省委关心关爱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召开关心关爱干部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工作推进会,紧盯两地分居、子女入学、项目人员入编等,督促解决一批事关干部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激励广大干部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担当作为。
加强和改进公务员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律法规,抓好公务员队伍宏观管理、分类管理和日常管理,指导有关市州和单位稳步推进聘任制公务员招聘和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公务员登记、职级任职审核备案等核心业务全面实现线上办理。开展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和记一等功评选表彰奖励工作,召开全省表彰奖励大会,评选表彰“人民满意的公务员”5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5个,记一等功个人10名、集体10个,其中基层一线占86.7%。指导各地各单位对1888名个人、399个集体开展及时奖励,有效激发广大公务员干事创业热情。
人才赋能,持续强化创新发展才智支撑
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全省组织系统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省情实际和发展需要,深入推进人才平台建设、制度建设,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以高素质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
持续提升改革成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紧扣人才管理、评价、激励、使用等方面难题,加大政策协同创新力度,推动为用人主体充分授权、为人才发展全面松绑。探索实行省属高校、公立医院“编制+员额”人员总量管理,有效缓解事业单位引才编制不足问题。持续推进市级人才计划优化整合,指导4家单位实施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制定出台“带编入企”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支持科技型企业引进用好高层次人才,全方位搭建人才的舞台、发展的平台。
努力壮大人才队伍。组团赴北京、上海等地高校开展引才宣介,80多家中央在甘和省市企事业单位提供近7000个岗位,一批有志青年学子赴甘肃挥洒青春热情。深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安排省级人才资金近2.1亿元,遴选支持省拔尖领军人才44名、省领军人才和陇原青年英才各500名、科技型企业6家,立项实施省级人才项目230个。规范市州及以下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建立动态更新的人才需求目录,实施金融企业人才强基计划,省属重点企事业单位全年引进人才6358名,人才集聚效应更加凸显。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面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逐一走访在甘“两院”院士,协调各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服务1至2名专家人才。持续强化政治引领,组织高层次人才开展国情研修,组织专家深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送教、送医、送农技,以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助力陇原乡村“蝶变”。落实落细“陇原人才服务卡”12项保障政策,做到现有人才即申即领即用、引进人才即来即办即享,为全省1万多名持卡人才提供户籍办理、医疗保健、子女入学等“绿色通道”服务,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得到全方位优化提升。
强基固本,全面锻造执行有力战斗堡垒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全省组织系统着眼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不断补齐短板弱项、增强整体效能,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锻造有效实现党的领导、有力推动任务落实的坚强战斗堡垒。
全面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扎实推进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选派7700多名村干部接受学历提升教育,全省社区工作者达到2.5万名,排摸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820个,指导各地新建、改造党群服务中心1506个,乡镇“五小工程”实现全覆盖,基层队伍、基础建设、基本保障得到全面加强。开展村班子运行情况中期评估,逐班子逐人分析研判,及时调整撤换能力弱、群众意见大的村干部,排摸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4.1万名,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对全省7200多个村开展整体评估,全省累计2.2万名驻村干部扎根乡村服务“三农”。下拨4.89亿元资金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政策撬动、“头雁”带动探索强农村富农民的有效路径,“又大又红”的花牛苹果等一大批乡村产业助力群众收入节节攀升。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省市县逐级调整领导协调机制,设立网格党支部(党小组)3.28万个,累计排查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62.5万件,以“党旗红”守护千家万户“烟火气”。
不断深化分类精准指导。精心组织开展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对问题较多、综合得分靠后的进行约谈,传导责任压力。统筹抓好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导按期完成换届选举。规范加强“三新”领域党建工作,逐一靠实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党建责任,组织快递小哥、新就业群体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新业态企业全覆盖选派党建指导员,推动新业态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86.5%,推动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深入推进为基层减负赋能。大力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全面规范村(社区)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清退借调县乡工作人员,推动建立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厘清职责事项、推动资源下沉,干部的负担减轻了,群众的获得感更足了。精简优化基层考核,省级层面建立“1+10”考核体系,指导市县大幅压减考核事项,将基层干部从督查检查考核中解脱出来,从“忙事务”转向“抓服务”。修订完善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整合基层党建应用程序和信息数据,清理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办实事。
先锋引领,激励党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全省组织系统坚持一手抓教育引导,一手抓示范引领,推动党员积极投身大战大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和加强社会治理中当先锋作表率,打造建功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先锋队、陇原“群英谱”。
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严把党员队伍政治关、入口关,全年新发展党员4.5万名,广泛分布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全省建成流动党员服务站133个、联络站12个,依托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上线“流动党员管理”功能,排摸纳管流动党员3.6万余名,推动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有家更有为”。
推动投身重大任务一线。组织党员积极参与防汛抗旱、抢险救灾、主动创稳等急难险重任务,在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向积石山下拨党费8000万元,组建工作专班,统筹干部、组织、人才资源支持抗震救灾。坚持在灾后恢复重建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省州县三级提拔重用一批表现优秀的干部,激励广大干部在重大任务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
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实施陇原“群英谱”培育打造行动,集中宣传“新时代陇原先锋”20名,带动各地各领域培育先进典型1645名。丰富拓展党员发挥作用内容载体,通过组建先锋队、突击队等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在前、当先锋。加强党内关怀帮扶,配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1.76万枚,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等7.5万人次,切实增强党员归属感和荣誉感。
新征程气象万千,奋斗路一往无前。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省组织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扎实做好全省组织工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