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辅导”双轮驱动 兰州税务信用管理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新华网
首页> 正文

“诊断+辅导”双轮驱动 兰州税务信用管理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

2025-10-21 18:13:42
来源:甘肃税务

  “140万元贷款到账了!”兰州市榆中县盛蓝通风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明盯着手机里的到账通知,难掩激动,“去年还因信用等级不够愁得睡不着,今年凭B级信用顺利获批了贷款,补上了原材料采购的资金缺口!”

  兰州市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以“诊断+辅导”双轮驱动,推动企业从“被动预警”转向“主动护信”,为市场主体注入强劲信用动能。

  精准诊断让隐性风险“显形”,整改路径“清晰”

  “纳税信用失分往往藏在细节里——申报逾期、发票保管不规范、未按规定保管账簿等‘小疏忽’,很多纳税人不注意,却直接影响信用评分。”兰州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负责人坦言,企业常因“不知风险在哪、不明整改方向”陷入被动。

  税务干部深入企业开展纳税信用辅导

  为破解这一痛点,兰州市税务局创新推出指标化信用诊断机制:聚焦12大类28项纳税信用评价指标,逐一拆解高频失分场景,建立指标、数据、风险对应模型;通过企业申报数据、财务报表、经营轨迹三维比对,生成信用健康清单,让隐性风险可视化、整改路径清晰化。以连续零申报这一高频预警项为例,税务部门不再“一刀切”判定风险,而是通过比对增值税申报表应纳税额与财务报表留抵税额、进项税额数据,结合行业特性分析,精准区分是主观漏报,还是大型项目前期备货、季节性生产等正常经营行为导致的零申报。这一举措既避免“误伤”合规企业,又精准锁定主观失信行为,推动信用管理从被动纠错向主动预防转变。

  动态辅导帮企业“修复信用”,更“守护信用”

  甘肃陇发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经历,是兰州税务信用辅导的典型案例。这家深耕西北新能源领域的企业,主营光伏、风电项目运维及区域配电服务,其承建的光伏电站年输送绿电超800万千瓦时。此前因上游关联设备供应商欠税,企业纳税信用被连带评定为D级,不仅增值税专用发票领用受限,无法满足电站运维开票需求,更因信用资质不达标,申请项目技改贷款被银行暂缓审批,导致光伏板清洗设备采购、输电线路巡检升级等工作停滞。

  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通过“纳税信用动态监测系统”发现异常后,迅速启动精准核查:以企业近3年纳税申报数据为基础,逐项核对增值税即征即退申报、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社保费缴纳等记录,确认企业无逾期申报、欠缴税款、虚开发票等失信行为;调取关联企业信用档案,明确此次降级为非自身过错的连带影响,为信用修复提供核心依据;协助整理近12个月完税证明、关联企业失信情况说明、企业绿电供应合同等佐证材料,仅3小时便完成信用修复审批。

  修复后,企业信用等级升至B级,连锁利好随即释放:增值税专用发票领用调整为每月不限次,恢复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资格;对接“银税互动”合作银行时,原暂缓的贷款顺利获批。在税务人员指导下,企业还建立了月度纳税申报自查清单,将信用管理嵌入财务流程,避免再次因非自身因素影响信用。

  长效护信从“被动修复”到“主动管理”

  对于连续三年保持A级信用的“老优等生”兰州阳光炭素有限公司,三个规范管理法是其秘诀,规范财务制度,指定专人定期准确报送财务报表,避免逾期报送扣分;规范流程监控,依托电子税务局待办提醒功能跟踪申报、缴税进度,杜绝遗忘漏办;规范风险应对,每季度组织财务、业务部门对涉税业务开展交叉复核,及时纠正发票备注栏漏填等小问题。这些精细化护信做法,不仅让企业稳住了A级纳税信用,更享受到发票申领按需领用、涉税审批容缺办理等激励措施,业务办理效率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兰州市税务局已为3036户企业开展“信用健康诊断”,精准识别风险点12类;87户企业通过诊断避免信用降级或实现修复,信用修复平均耗时从去年的1个工作日压缩至3小时以内,信用管理效能大幅提升。

  从被动预警到主动护信,从纠错修复到预防管理,兰州税务以“诊断+辅导”模式激活企业信用动能,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马一萍 张旋)

【纠错】 责任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