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兰州,黄河水裹挟着黄土高原的雄浑,奔涌向东。在这片被灯火点亮的土地上,一群年轻的电网人正以青春为笔,在银线与数据的经纬间书写着守护光明的诗篇。
为激发青年员工干事创业的赤忱,凝聚电力保供的磅礴合力,4月27日,国网兰州供电公司电力调度中心分工会以“青春赋能 保电有我”为主题,展开了一场浸润思想、激荡热血的书影交流活动。光影与书香交织,智慧与信念碰撞,为即将到来的盛夏电力保卫战注入澎湃动能。
“除夕夜值班,看到监控屏上负荷曲线平稳有力,远处居民楼灯火闪亮,我突然懂了——调度员的幸福,就藏在每一次屏息凝神的操作里。”“我们何尝不是电网的‘创业者’?新能源浪潮下,我们正搭建智能调度系统的‘数字高架桥’。这,就是我们身边的‘中国式创新’!”光影流转间,青年们的话语如星火迸溅,映照出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坚守。
该分工会精心挑选的三本书籍——《平凡的世界》《活出生命的意义》《创新者的基因》被青年们捧在掌心,仿佛托举着一座座精神的灯塔。
“孙少平在矿井下用煤油灯照亮书页时,可曾想到,千年后的黄河岸边,也有一群青年在屏幕的微光中寻找答案?”青年党员王思怡翻开《平凡的世界》,声音铿锵,“我们调度大厅没有四季,只有负荷曲线的峰谷。但正是这日复一日的‘平凡’,让万家灯火成了永不落幕的星河。”
研讨环节,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三级专家杨佩佩抛出一道“考题”:“强对流天气引发七级电网风险事件,如何破局?”青年们瞬间化作“现场指挥官”,“给调度系统装上‘气象神经末梢’,让冰雹路径预测提前30分钟触达指挥台!”自动化运维班李军率队推出“天眼计划”。方式计划室杨金龙则铺开“动态网格图”,将电网方式灵活动态调整,激发自愈能力,宛如为电网织就弹性护甲。演练中,有人因参数争执面红耳赤,有人为0.1秒的优化欢呼击掌。最终,“实时监控-动态预案-快速联动”的方案得到了一致同意。
“这一代年轻人成长在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年代。有更扎实的知识,有更开阔的视野,有更宽广的天地。”老师傅们感叹道。
窗外暮色四合,调度大厅依旧亮如白昼。兰州电网的青年舰队,正以思想为帆,以技术为桨,驶向守护光明的星辰大海,谱写属于他们的青春诗歌。(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