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秦安,是桃花的盛会。
当万千粉瓣年复一年染红成纪大地,"桃花会"早已从一场春日相聚升华为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从枝头繁花到文旅盛宴,从田间硕果到产业振兴,秦安以花为媒,融文化之韵、汇旅游之兴、聚商贸之荣,在时代浪潮中,擘画独具特色的发展新篇,续写属于这片土地的璀璨传奇。
品牌升级
从“赏花经济”到“全域文旅”的蝶变
自2002年首届举办以来,秦安桃花会已连续成功举办23届,成为展示县域形象、推动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4月12日,2025年甘肃秦安桃花会盛大开园,本届桃花会以“相约秦安桃花源·领略千年大地湾”为主题,通过五大主题板块、27项特色活动,全方位展现秦安在林果产业、文化旅游、特色美食、民俗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成果。
夜游桃花源的光影艺术打破时空界限,将传统景观注入现代科技魅力;秦腔名家演唱会以国家级非遗艺术唤醒文化记忆;文创展销会则让历史文脉在当代设计中焕发新生。4条“一日游”与“两日游”主题旅游线路,将万亩桃园与大地湾遗址、女娲祠、凤山景区等文化地标串珠成链,构建起全域旅游新格局。
北科大越南留学生吕宝珍说:“这是我第一次来秦安,见到了很多的秦安的朋友,吃过了秦安的麻辣烫,非常非常好吃,舍不得离开秦安了。”
“本届桃花会接待游客及旅游综合收入较去年同比增长62.06%和180.69%。开园当天,刘坪桃花源单日接待了4万多名游客。” 秦安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胜明介绍道。通过持续强化“桃花会”品牌IP,成功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实现旅游人次与收入的双增长,成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开放聚力
花香为媒引聚发展“金凤凰”
桃花会既是春日盛宴,更是开放窗口。在桃花会开园仪式当天下午举行的"十里桃乡•魅力秦安"特色优势产业招商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政产学研各界精英齐聚,共绘产业发展蓝图。这场盛会不仅是秦安发展潜力的集中展示,更是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招商成果的生动写照。近三年来,秦安县累计引进项目58个,实现总投资201.98亿元,到位资金156.02亿元。
这组数字背后是秦安对自身资源禀赋的精准把握与创新实践。依托"一区四园"产业平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持续发力,从政策扶持到要素保障,从行政审批改革到企业服务升级,全方位打造投资兴业的沃土。这种"以花促商"的发展模式,不仅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为新兴产业培育创造条件,构建起内外联动、开放包容的现代产业体系。秦安县招商局负责人表示:“桃花会已成为外界了解秦安的‘金色名片’,更是县域经济融入‘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文化铸魂
非遗焕彩谱写精神共富新篇
秦腔名家演唱会的铿锵声韵在桃园上空回荡,千余件非遗文创产品在兴国文化广场绽放光彩,"桃花杯"系列赛事点燃全民运动热情……这些文化活动的背后,是秦安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思考。秦腔艺术作为西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桃花会的舞台上焕发新生,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非遗文创展销将民间工艺转化为文化商品,让传统技艺走进现代生活;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构建起全民参与的文化生态。这种"以文化人、以文惠民"的实践,不仅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通过文化认同凝聚发展共识,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西安易俗社社长惠敏莉说:“秦安是秦腔人永远咏唱的戏曲之乡,有千年历史文化的根脉。”
“希望通过文创产品展销能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秦安、了解我们秦安文化,同时也希望这些文创产品能够走出我们家乡。” 特色文创产品展销工作人员姚洁向记者介绍道。
“秦腔演唱会带动了吃住行游购全产业链消费。” 秦安县文化和旅游局长王胜明介绍。秦腔演唱会作为桃花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传统文化与春日盛景相结合,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群众前来观看,进一步提升了秦安桃花会的影响力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秦安展示文化魅力、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窗口。
服务提质
让“流量”变“留量”的民生答卷
无论是从桃韵雅集里了解秦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在桃源秘境里观赏万亩桃园绚丽烂漫、灿若云霞的美丽景观,到桃餮盛宴中品尝秦安特色美食、农特产品,在桃坞集珍中选购琳琅满目的文创好物、非遗手工艺品,还是在桃园健行中漫步生态步道、体验户外休闲的活力与惬意,秦安不仅以丰富多元的场景设计与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每一位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更是让“一次邂逅”化作“长久牵挂”,真正实现以花宠客、以情留客。“赏花经济”的形成,在提高秦安蜜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实现流量与留量的双向奔赴。
“我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文体活动,比如在兴国文化广场展示展销了千余件具有秦安特色的非遗文创和农特产品,举办了“桃花杯”系列体育赛事等。这一项项文体活动的集中开展,让游客在欣赏桃源美景的同时,又能快速全面地了解秦安的风土人情。”秦安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玉婵介绍道。
二十载栉风沐雨,秦安桃花会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从春日花海到产业沃土,从文化传承到经济蝶变,秦安桃花会早已超越单纯节庆的意义,成为一张镌刻着开放基因、浸润着人文底蕴的县域发展名片。二十载沉淀与创新,不仅让秦安的“桃花经济”枝繁叶茂,更让这座娲乡小城在文旅融合、产业升级的浪潮中焕发勃勃生机。
“桃花会的‘长盛密码’,在于始终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心。站在新的起点上,秦安正以桃花为引,串联起文化、经济、生态的多维脉络,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更绚烂的篇章。”中共秦安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里既有千年文脉的赓续,也有现代产业的勃发;既有诗意田园的浪漫,更有开放包容的胸怀。随着一届届桃花会的接续举办,秦安正向着“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稳步迈进,让桃花盛开之处,不仅是游人向往的“诗与远方”,更成为百姓安居乐业、城市繁荣向上的活力热土。未来,秦安将继续以花为媒、以情为介,让桃花的芬芳飘向更远的远方,让发展的硕果惠及更多的群众。(路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