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茶为媒,让游客流连忘返——陇南市武都区裕河景区茶旅融合发展观察
裕河镇积极探索“茶业+旅游”新业态,将“茶园”变为“景区”。文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春日,走进陇南市武都区裕河镇,层峦叠嶂间茶树随山势起伏,清澈溪流蜿蜒流淌,茶园碧浪层层叠叠,清脆鸟鸣回荡山间,游人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生态画卷。
近年来,裕河镇深挖资源禀赋,以茶为媒、以旅兴镇,推动茶旅深度融合,让无数游客从匆匆“过客”变为流连忘返的“住客”。
茶韵悠悠 产业筑基
裕河镇地处“甘川陕”三省交界、秦岭与岷山山系交汇处,属典型亚热带气候,高山密林孕育出了品质上乘的茶叶。
作为甘肃茶叶三大主产区之一的裕河镇,所产茶叶醇厚绵香,深受市场青睐。
眼下,正是裕河镇茶叶丰收的黄金期。裕河流域的茶园里,茶树错落有致,茶农们忙碌的身影无处不在,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茶农蒋玉贵正在炒茶灶台前,用传统手工艺炒制“裕河毛尖”。他说:“这几天茶芽肥壮,品质最佳,抢抓时间采摘,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今年种了12亩茶园,虽然每天早出晚归,但看着收入增加,再辛苦也值得。”
茶,是裕河镇茶农增收致富的“宝”。
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裕河镇坚持“质量立茶、绿色兴茶、品牌强茶”,严格把控质量安全,引入先进技术改造低产茶园,培育了龙井43号等新品种。
如今,裕河镇茶园面积达1.8万余亩,其中丰产茶园1.2万亩、精品茶园6000余亩,形成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模式。“裕河毛尖”“裕河龙井”等品牌成为市场“宠儿”,茶产业年收入突破1000万元,户均增收超5000元,茶叶成为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
生态赋能 茶旅融合
依托优越的生态资源和茶产业,裕河镇积极探索“茶业+旅游”新业态,将“茶园”变身“景区”,把茶产品开发成旅游纪念品,让茶文化成为独特的旅游品牌。
裕河镇唐坝村茶园产业园区是集采茶、加工、品茶、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农家美食,欣赏原生态自然风光,还能体验“传统+现代”炒茶乐趣,享受沉浸式的茶旅体验。
产业园内,手工炒茶体验区和研学基地是裕河景区的热门“打卡地”。在这里,游客可以采摘茶叶,聆听专业人员讲解茶叶制作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践。
“从采摘到炒制,每个环节都蕴含着大学问,游客从‘茶园’到‘厂房’的实践中能深刻感受到传统茶文化的魅力。”陇福春茶文化研学基地负责人叶剑波介绍。
裕河镇创新推出的“定制茶园”活动备受茶文化爱好者的欢迎。近年,裕河镇与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一万公斤茶叶销售帮扶框架协议,销售茶叶近5000公斤,增收10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茶农销售难题。
设施升级 前景可期
近年来,为加速推进茶旅融合发展,裕河镇以万象大景区创建为契机,大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其间,裕河镇唐坝村游客中心、茶园步道、赵钱坝村水上乐园等项目相继实施,与已经建成的裕河镇游客服务中心、赵钱坝滨湖公园、枫林小舍民宿、双宝会客厅等形成整体,不断扩大旅游承载能力,有效加速了乡村振兴步伐。
而今,在裕河镇游客服务中心,能听到工作人员热情介绍景点与特色活动;在枫林小舍民宿,游客可悠然享受田园风光;在双宝会客厅,人们能惬意品茶赏景……
“这里自然风光绝美,今天体验了摘茶、炒茶,十分有趣,下次一定带上家人朋友再来!”来自宝鸡的游客刘琪琪兴奋地说。
茶旅融合深入推进,裕河景区正成为武都区绿色发展的新亮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愿景逐步照进现实。
“我们以裕河大景区建设为抓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做好茶旅融合文章,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裕河镇党委书记张燕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刘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