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威市多举措推动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近日从武威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武威市突出“保种、育种、制种、用种”等环节,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加快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动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
武威市持续加快自主知识产权商业化育种平台建设,开展种质资源创制、优异种质交换和新品种联合选育。过去三年,全市共选育通过国家审定玉米新品种19个,省级审定小麦新品种2个、玉米新品种56个,国家登记蔬菜、西甜瓜、向日葵、籽用南瓜等非主要农作物品种16个。通过大力实施企业扶优行动,全市辖区内注册各类农作物种子企业共108家,有28家种子企业建立了科研育种机构。建成武南、清源、怀安、永丰滩等4个种子加工仓储中心,种子仓储能力1.2亿公斤,年种子生产加工能力达到1.6亿公斤。6家企业被认定为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申请注册“豪威田园”“黄羊河”等种子商标40多个。
同时,武威市建成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圃6个,收集保存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种质资源13771份。目前,武威市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之一,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16万亩以上,年生产玉米种子6400万公斤以上,主要销往黄淮海、云贵川及东北、华北等地。全面推广集约化育苗技术,全市持证的种苗生产经营主体达到34家,年生产种苗3亿株以上,全市日光温室种苗统供率达98%以上。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奉乾)
【纠错】 责任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