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物会说话】1600年前关于春天的Vlog -新华网
首页> 正文

【如果文物会说话】1600年前关于春天的Vlog

2025-04-24 16:22:49
来源:新华网

我是1972年苏醒的“春耕使者”

来自甘肃省嘉峪关市

身上拥有墨线勾勒出的千年时光

 

一年之计在于春

鞭春牛是古人开始春耕的活动之一

农人平整土地

种子从指缝间洒落

朱砂书写的“耕种”二字

是魏晋先民写给大地的情书

也藏着河西走廊最早的农业密码

 

魏晋十六国时期

这里先民们的生产生活

丰富多彩

先民们运用绘画技巧

将现实生活的场景

“搬”到了墓室的石砖上

建构了一个“地下画廊”

耕田、采桑、放牧、出游、宴乐……

我和我的伙伴们记录着河西大地的勃勃生机

 

驼铃声中

驿使持信物策马疾驰

衣袂当风的身影被永远定格

马蹄踏过戈壁孤烟

载着丝绸之路上不灭的星火

《驿使图》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邮驿的国家之一

 

当晨光熹微,柴扉轻启

采桑人攀枝摘叶

农家人起灶生火

牧马人扬鞭驰骋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威名

便始于这绿洲间成群的骏马

 

当暮色苍茫、炊烟四起

醉眼蒙眬的宴饮者

六博棋局上手势翻飞的对弈者

角抵百戏中婀娜多姿的舞者

千年前的生命欢歌

就这样一幅幅呈现在今人面前

“魏晋民风”扑面而来

 

我们不是冰冷的墓砖

而是1600年前的生活镜像

矿物质颜料浸润着画匠的体温

一笔一画都是对烟火人间的眷恋

当考古刷轻抚斑驳色彩

我们所承担的不只是魏晋风度

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鲜活见证

 

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西走廊承载着千年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这些穿越戈壁风沙依然岁月静好的艺术密码

正为今天的你们解码——

那个驼铃与战鼓齐鸣

农耕与游牧共舞的璀璨时代

 

(视频配音由AI生成)

(郑琬 童张伟 刘欣瑜)

【纠错】 责任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