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浓浓,候鸟翩跹。4月19日,张掖湿地博物馆以“守护地球家园·共赏飞羽之美”为主题,面向8至12岁青少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教育活动,20名小学员走进湿地,探寻飞羽精灵的灵动之美,践行生态保护的责任担当。
“斑头雁的头和颈侧是白色,头顶有两道黑色带斑,嘴是橙黄色的,背部淡灰褐色,胸和上腹灰色……”上午9时,孩子们在自然教师的带领下踏上黑河湿地观鸟之旅。“小小观察员”们手持望远镜和记录本,屏息凝神,捕捉斑头雁掠过水面的优雅身姿。教育导师现场传授鸟类辨识技巧,并结合湿地生态讲解保护栖息地的重要性。“原来鸟类的羽毛颜色和喙的形状藏着这么多秘密。”一位小学员兴奋地记录下观测心得。
“今天,老师教我们用望远镜观察鸟儿,我认识了天鹅、绿头鸭。老师还教我们不要乱扔垃圾,爱护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是小鸟的家。”7岁的杨杋仰着小脸兴奋地告诉妈妈,稚嫩的话语中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守护的决心。
室内环节,科普视频与互动讲座将活动推向高潮。通过影像资料,孩子们了解了鸟类如何发声、飞翔等知识,直观感受鸟类在维持湿地生态平衡中的关键作用。随后,在青年志愿者的陪同下,两人一组开展鸟巢拼图游戏,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编织“小鸟的家”,并悬挂在自然教室外的枝头。
“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开阔了眼界,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我很开心,以后我还会来。”徐梓航同学满怀期待。
“通过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提高青少年鸟类保护意识,让更多人了解鸟类面临的生存威胁,如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非法捕猎等问题,促使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鸟类及其生存环境贡献力量。”张掖湿地博物馆讲解员赵娇娇表示。(记者 李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