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4-22 17:38:41 来源: 甘南州融媒体中心

甘南:核心引领 青稞良繁体系初具规模

2025-04-22 17:38:41     来源: 甘南州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连日来,碌曲县双岔镇毛日村、阿拉乡立池村的青稞地里,先进农业机械排列整齐,种子肥料储备充足,播种机精准完成开沟、播种、镇压等作业,春季播种如火如荼,800亩原种繁育田完成播种作业,标志着州农技站承担实施的《甘南州青稞良种繁育体系提质增效建设—原种繁育基地建设》春播工作顺利收官。

  为了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着力解决好种业“卡脖子”问题,全力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州委州政府审时度势,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将青稞列入“8+1”特色产业,重点推进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由州科技局立项下达,先后启动实施了《甘南州青稞产业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青稞原种繁育基地建设》(2022-2023年)和《甘南州青稞良种繁育体系提质增效建设--原种繁育基地建设》(2024-2025年)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

  青稞良繁体系初具规模。2022-2024年,仅州农技站承担完成的原(良)种繁育基地达到1.6987万亩,生产青稞原(良)种395.75万公斤,累计应用面积达到22.6万亩以上,项目惠及合作、碌曲、卓尼、临潭4县市15个乡镇19个行政村3814户农牧户。2025年已完成800亩原种基地建设任务,计划生产原种24万公斤。在两轮青稞产业化良繁体系项目带动下,初步建成了原原种、原种和良种三级繁育体系,2025年全州青稞良种繁育基地面积将达到6.7万亩。陇盛、金土地、景盛源、迭部县农作物种子服务等种业公司利用项目建立的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储备调供青稞良种181.5万公斤,供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占全州青稞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青稞种业的商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通过近年来的生产实践,建立了“技术推广单位+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的良种生产管理新模式。由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提供良种良法技术指导,州内青稞产业协会及龙头企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及合作社直接参与管理的青稞良种生产模式已具雏形,实现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科技与农户的零距离接触,构建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快捷通道,较好地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和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

  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取得突破。2022年以来,开展了青稞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用量梯度试验,青稞生物有机肥功能菌剂筛选试验和青稞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氮量替代等6项试验,以及播种方式的实践探索,通过青稞各项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破解青稞生产上非常突出的倒伏问题,为高质高效和绿色有机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农机农艺融合持续推进,项目实施区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100%。无人机等新型机械和方式广泛应用,每小时作业面积达到50亩左右,旋播一体机一次性完成旋耕、播种、施肥和镇压等作业,一天可完成50亩的播种任务。特别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村集体经济的广泛参与,有力提升了当地青稞生产的高质、高效化水平,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悄然兴起。

  良繁体系核心示范区正在形成。近年来,在青稞产业布局上着力打造“洮河沿岸青稞长廊”建设,涉及合作市和碌曲县洮河沿岸5个乡镇15个自然村,涉农企业5家,专业合作社11家,耕地面积6万亩,2024年青稞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其中建立青稞良种繁育田0.36万亩,原种繁育田800亩,主要繁育甘青4号、甘青9号和甘青10号等甘南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2025年,着力推进“万千百”工程,即在合作市勒秀镇建立青稞良种繁育万亩示范带1个,在碌曲县双岔镇阿拉乡立池村建立青稞原种繁育千亩核心示范区1个,在双岔镇毛日村建立5个百亩技术创新示范方,以合作市勒秀、碌曲县阿拉、双岔为主的洮河沿岸青稞产业长廊初具雏形。(曹钧)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