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的天华肉羊,它们体格健硕,被毛细密,不畏严寒,这就是用15年科技攻关孕育出的“高原奇迹”、我国首个专为高寒地区量身打造的肉羊新品种。它们的诞生,正在改写天祝县牧民的致富故事。
天祝县是甘肃省九大牧业县之一,养羊业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当地羊产业以“毛主肉从”为主,甘肃高山细毛羊虽产毛性能优异,但肉用性和繁殖率较低,难以满足现代市场需求。为打破这一瓶颈,2009年,天祝县种畜繁育研究院、天祝县畜牧技术推广站与兰州大学李发弟教授团队携手,开启了一场长达15年的育种攻坚战。
“天华肉羊聚合了南非肉用美利奴羊肉毛性能优异和甘肃高山细毛羊适应高寒牧区的基因优势。”天祝县种畜繁育研究院副院长杨如杰介绍。2024年3月,天华肉羊正式通过国家审定,成为农业农村部认证的畜禽新品种。
天华肉羊究竟有何特别之处?数据给出答案:成年公羊体重达100公斤,母羊65公斤;6月龄羔羊屠宰率达52.16%;母羊产羔率高达135%。与甘肃高山细毛羊相比,天华肉羊实现了“122239”效益——1高(繁殖率高达135%)1大(体格大)2增加(增产肉20斤、增产毛1斤),完全实现两年三产,单只能繁母羊只均增加效益900元以上。
这一效益的背后,是科学养殖技术的强力支撑。天祝县种畜繁育研究院推广“羔羊早期断奶+快速育肥”等高效繁育技术,使羊群实现“两年三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底,天华肉羊育种群体规模已达52.4万只,累计为牧民增收3.6亿元。
育出良种,更要惠及万家。天祝县构建了“核心育种场+育种扩繁场+养殖基地”的三级繁育体系。以天祝县种畜繁育研究院为核心育种场,3个基地、14个扩繁场、19个乡镇和众多养殖户共同组成了一张覆盖全县的推广网络。
“我们不仅要育好种,还要让老百姓养得好、赚得多。”杨如杰说,研究院通过技术培训、示范养殖等方式,将科学养殖理念传递给牧民。在华藏寺、松山等细毛羊主产区,天华肉羊已成为牧民增收的“当家品种”。
“过去养羊,起早贪黑挣个辛苦钱,现在有了新品种,收入增加了,日子也更有奔头了……”松山镇达隆村村民尚德宝感慨地说:“要想产业好效益高,还得靠科技。”
站在新起点,天祝县种畜繁育研究院有了更远大的目标。“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广高效繁殖、早期断奶等技术,让天华肉羊走出甘肃,走向全国。”杨如杰信心满满。(记者邓蕊 徐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