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高台县骆驼城镇梧桐村农牧光小区的村民格外高兴,后院里刚刚并网发电的光伏板又为大家带来一笔稳定的收入。“光伏发电每天能收入100元,建设农牧光小区还是挺攒劲的。”梧桐村村民关峰对牧光养殖模式竖起了大拇指。
走进梧桐村村民裴希林家宽敞的后院,一头头体格健硕、毛色油亮的牛儿悠闲地吃着草料,崭新的光伏板在春日阳光下熠熠生辉。说起牧光养殖模式,裴希林乐呵呵地分享起他增收的喜悦。“我现在养的18头牛一年能产十三四头牛犊,按每头平均卖4000元算,一年能收入5万多元;光伏板平均一天能发260到280度电,按一度电3角钱算,每天能收入近八十元,全年收入两万六七,两项加起来总共有八万多元。”
梧桐村村委会主任关海介绍,去年村上对二社26户农户前中后院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建设以设施瓜菜制种、能繁母牛养殖、户用分布式光伏为一体的“农牧光”小区,改建农户房屋26户,修建双列式养殖圈舍、搭建饲草棚各26座(栋),搭建钢架大棚22座。同时利用消防通道和生活区空闲地带户均架设光伏50千瓦,打造以“三区两棚+光伏”为主要建设内容的“梧桐模式3.0”版本,项目建成后户均年收入增加6万元以上。
近年来,高台县充分发挥光热资源富集的优势,积极探索“牧光互补、一地两用”产业发展新格局,从而实现借“光”致富,以“能”发展的绿色发展新模式。
这几天,合黎镇3个新建成的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的集中养殖区正在加紧建设,建设速度最快的八坝村“牧光互补”养殖小区已初具雏形。“项目3月初开工建设,已完成地基、钢结构工程和光伏板架设,目前正在修建围墙。”八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万雄说,项目预计6月完工交付村民使用。
“农户在‘零投入’的情况下,可免费使用养殖小区的圈舍。”合黎镇镇长黄大举介绍,八坝村“牧光互补”养殖小区建设项目是为63户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群众规划建设的集中养殖圈舍63套,建成后可存栏6300只羊,为农户带来养殖收益的同时,项目建成第八年开始,每户农户每年还能享受光伏企业800元的分红收益,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3万元。该项目既解决了搬迁群众无处养殖的困境,还可为每户农户节省2万元的圈舍建设成本。
今年,合黎镇计划投资170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46.79亩,采取棚上发电、棚下养殖的“上光下牧”牧光互补模式,由招商引资企业投资在合黎镇五四村、七坝村、八坝村3个新建成的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集中养殖区新建牧光互补圈舍122套,安装分布式光伏5300千瓦,并配套建设相关附属设施。
近年来,高台县积极探索屋顶光伏、“牧光互补”等融合发展模式,因地制宜,采取村集体配资主导、农户自筹参股、承建企业入股、群众(企业)全资建设等模式,盘活闲置资源,打造绿色能源生产线,构建起“上有光伏、下有产业、集体有收入、农户有收益”的立体化生态农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绿色动能。至目前,全县共有9个镇的77个行政村完成分布式光伏备案66.25兆瓦,其中45兆瓦实现并网发电。(记者 段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