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4-14 16:29:44 来源: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

甘肃打造“西部运输大通道”——大件运输+政务服务改革架起营商环境“高速路”

2025-04-14 16:29:44     来源: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
字体:
分享到:

  初春的河西走廊,一辆辆装载着百米长风电叶片的重型运输车在G30连霍高速上平稳驰骋。这些来自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大国重器”,正通过高效便捷的大件运输通道,源源不断输向全国能源项目现场。在这条千年古丝路上,一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的交通领域深层次改革,正在重塑着西部发展的筋骨脉络。

大件运输车辆途经G30连霍高速

  “现在申报大件运输许可,就像网购一样方便。”来自酒泉的货车司机王师傅轻点手机屏幕,当日提交的电子申请已显示审批通过。

大件运输审批网上办理小程序

  这个丝路古道上的生动场景,折射着甘肃交通系统深化行业政务服务改革、优化交通营商环境的时代脉动。

  流程再造:审批瘦身激发市场活力

  走进省政务服务大厅,酒泉盛天物流公司负责人正在自助终端打印刚获批的电子运输证。“过去开办运输企业要跑三个部门,现在登录‘甘快办’一次申报,5天就能拿全证照。”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今年公司新增的10辆新能源冷藏车,通过智能推送享受到了13.5万元购车补贴。

省政务服务大厅内工作人员帮助货运企业办理电子审批证照

  这场让企业“轻装上阵”的改革背后,是甘肃交通运输人的不断革新。“我们砍掉了7项冗余材料,打通了公安、市场监督等5个部门的数据壁垒,审批周期从20天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办结,企业申请材料减少46%。”省交通运输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李婧向笔者展示着改革台账。去年以来,全省新办运输企业同比激增47%,1.3万家市场主体因此受益。

兰州寄递枢纽建设运行,邮政运输基础设施数智动化水平大幅提升

  数据赋能:共享融通重构服务体系

  在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见证着“智慧政务”的蝶变。83.7万张电子证照的生成,18.2万件“跨省通办”业务的流转,编织成西部首个道路运输数字化服务网络。“我们构建了‘三网融合’数据池,桥梁荷载、施工限行等多类数据实时共享。”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总队审理科赵文玲介绍说,系统已能为大件运输自动规划最优路线,日均处理路径优化请求超150次。

省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系统

  这种变革在酒泉国家物流枢纽得到生动诠释。酒泉鲁德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雨道出切身感受:“115米长的叶片运输,系统自动匹配护送方案,审批从20天压缩到5天,创造了‘风电设备运输的甘肃速度’”。数据显示,全省大件运输审批量连续三年增长超35%,2024年已完成18.9万件,保障了全省85%的新能源装备外运需求。

酒泉物流枢纽

  机制创新:柔性监管护航产业发展

  G30连霍高速柳园北收费站,执法人员正在处理一起轻微违法超限运输案件。“现在不罚款而是向我们宣传违法超限运输危害,我们心服口服。”货车司机老张的经历,折射着执法理念的深刻转变。全省推行的柔性监管“三张清单”,将部分轻微违规行为纳入容错范围,建立信用修复“快速通道”,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路政执法人员在合水西服务区进行大件运输车辆监管

路政执法人员向货车司机宣传违法超限运输治理政策

  这种刚柔并济的治理智慧,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中尤为凸显。截至2025年3月,甘肃省交通运输部门成功护送4台总重超700吨、车货总重量达728吨的大件运输车辆顺利抵达目的地张掖市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公司和酒泉市瓜州县常乐电厂,助力“西电东送”重点项目。

2024年12月,甘肃省交通运输部门成功护送2台总重超700吨、车货总重量达728吨的大件运输车辆,顺利抵达目的地张掖市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公司和酒泉市瓜州县常乐电厂

  这4台超700吨的“巨无霸”运输全程1520公里,其中甘肃境内1156公里,途经G30连霍高速、G7京新高速、G215国道,总计穿越652座桥梁。期间,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组织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省高速路政执法总队等单位,研究制定通行方案,召开专家评审会,启动“一对一”大件运输服务。沿途通过交通疏导、限速行驶、特殊路段管制等措施确保运输安全,助力国家西部重点能源建设项目发展。

  路网筑基:高速通道畅联产业西进

  沿着建设中的G1816乌玛高速向西,机械轰鸣声中,全省“三纵三横”高速网逐渐成形。到2027年,1.25万公里高速公路将实现县县贯通,这条纵贯陇原的现代化路网,正构筑起支撑西部产业升级的立体通道。

2024年12月20日全长70.596公里、总投资92亿元的定西至临洮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工程,高质量交通基础设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省谋划实施总里程约4550公里、总投资约5460亿元的“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破解“三个不平衡”发展矛盾、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强化甘肃战略通道地位的关键抓手,也将极大增进我省民生福祉、助力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4年11月10日,甘肃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中川至河桥至海石湾公路工程暨兰州市综合交通大会战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截至目前,纳入“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实施方案的54个项目整体进展成效明显,其中由兰州市负责的中川至河桥、河桥至海石湾,酒泉市负责的张马高速酒泉段、金塔至玉门、马鬃山至柳园、嘉峪关至阿克塞、阿克塞至拉配泉,白银市负责的景泰至靖远,以及由公航旅集团负责的景家口至清水驿、尹家庄至河口、忠和至茅茨、G30和G312瓜州至星星峡段,总里程1671公里,总投资1220亿元的12个项目,已具备控制性工程开工条件。其中,S10张掖至马鬃山高速公路张掖段项目先导段等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兰州新区重型装备制造园内,为广东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定制的化工合成塔整装待发。“量身打造的重载通道,让‘甘肃造’重型装备辐射半径扩大600余公里。”兰石重装运输室主任王楠说。

  服务提质:环境优化助燃发展引擎

  在今年3月省交通运输厅召开的“优化交通营商环境支持制造业发展”座谈会上,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柳鹏表示:“企业需求就是改革方向!”如今,主动问需建立“包抓联”清单,主动精简推行信用快审,主动保障实施全程护送,主动创新预留政策空间,“四个主动”服务机制蔚然成风。

2025年3月7日,省交通运输厅在兰州新区召开“优化交通营商环境支持制造业发展”专题调研座谈会

  这种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正在释放强大磁吸效应。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省大件运输审批量年均增长35%。2024年,全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共办理各类大件运输许可18.9万件,平均办结时限1.5个工作日,好评率保持99.9%以上;联合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联合执法1154次,处置违法车辆227辆,联合公安交管、收费运营等部门完成护送14次,12次为国家重点物资运输;常态化开通“G75兰海高速至G30连霍高速”“G70福银高速至G22青兰高速”等6条专用运输通道,保障2000余辆特型装备运输车辆正常通行。

横贯甘肃平凉地区南北,实现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区间便捷沟通的G85线彭大高速公路

  从河西走廊到陇东塬峁,从黄河之滨到甘南草原,持续深化的交通领域改革,正以“硬措施”提升“软环境”。交通变革带来的发展红利正在持续释放。随着G30连霍高速智慧物流走廊建成,河西走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年产值的飞速增长;陇东地区依托县县通高速路网,农产品外运时效提升40%;从千年古道到智慧路网,甘肃交通运输系统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更优服务,合心合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甘肃“升级版”,持续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铺就“高速路”、架好“立交桥”,助力开创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