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4-10 17:18:12 来源: 金川区融媒体中心

金川区双湾镇:人参果香飘四溢 “甜蜜经济”正当其时

2025-04-10 17:18:12     来源: 金川区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4月的双湾镇龙源村,智能日光温室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棚内物联网传感器闪烁,实时监测着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过去种玉米靠天吃饭,如今种果子靠‘数’吃饭。”村民王万祥轻点手机,大棚顶部的遮阳帘缓缓收起。

  走进大棚,一人多高的枝蔓上,一颗颗金黄圆润的人参果挂满枝头,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诱人。王万祥摘下人参果在衣角擦拭干净,递到记者面前,爽朗地笑着说:“尝尝咱们龙源村的宝贝,这可是纯天然绿色种植,保准你一吃就忘不了!”

  近年来,双湾镇龙源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引入农科院技术,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逐步将人参果种植规模化。短短五年,全村已建成日光温室15座,年产量达30吨,年产值突破20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种人参果,技术是关键。”双湾镇龙源村党总支书记陈国智介绍,村里与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专家团队长期驻点指导,从育苗到采收全程标准化管理。通过覆膜保墒、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人参果亩产提升至2吨,且错峰上市后价格翻倍,最高可卖到每公斤7元。

  合作社还引入“互联网+农业”模式,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宽销路。2024年,村妇联联合公益主播开展直播助农活动,单场销售额突破2万元,订单覆盖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果子刚摘下来就装箱发货,48小时直达消费者餐桌!”合作社负责人张振武说。

  人参果产业不仅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更凝聚了人心。60岁的村民张文科原本担心“戈壁种不出好果子”,如今却成了技术能手。“每天工资150元,年底还有分红,家门口就能挣钱!”合作社优先吸纳脱贫户,提供种苗、保价回收,户均年增收超6000元。

  王万祥感慨:“过去靠天吃饭,现在靠技术吃饭,种人参果让村里年轻人回来了,老人孩子也有人照顾了。”

  陈国智表示,接下来,我们要让人参果成为金昌的“地理标志”,让全国游客都来尝一口戈壁滩的甜蜜!

  从“面朝黄土”到“数字种田”,从“背井离乡”到“家门口致富”,龙源村的人参果不仅是一颗果子,更是一份希望。它承载着科技兴农的智慧,凝聚着党群同心的力量,在金川区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结出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果”。(记者:杨欣雨 叶兴华)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