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果园“变形记”——礼县永坪镇以矮砧密植栽培技术推动果业提档升级
春潮涌动,礼县永坪镇草木萌发,曾经让果农们揪心的老果园,此刻正上演“变形记”——现代化矮砧密植园建设如火如荼。
“近年来,镇里部分果园品种老化、树势衰弱、品质下降。”礼县永坪镇党委书记高建斌介绍,矮砧密植栽培技术具有结果早、产量高、见效快、便于机械化作业、易于标准化生产等优点,能够推动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群众增收、乡村振兴。
走进永坪镇冉城村的矮砧密植园,矮砧苗木已抽出嫩红新芽。“去年,合作社通过矮砧密植技术实现产量翻番,8万斤优质苹果卖出20万元,今年挂果量预计突破15万斤。”作为永坪镇较早尝试矮砧密植技术的种植户,秦源御果合作社负责人白亚林喜上眉梢。
自白亚林之后,矮砧密植技术的受益群体逐步扩大。截至目前,永坪镇15个行政村488户农户的1812.5亩老旧果园正加速“退场”。
矮化自根脱毒砧木,配套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格架栽培、机械化作业……矮砧密植果园里,科技元素随处可见。
“相比传统老果园,矮砧栽培可以控制果树高度,实现水肥一体化、耕作机械化、生态有机化,精准施药可节省80%人工成本,智能滴灌系统节水60%。”白亚林说。
在永坪镇赵坪村,群众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矮砧密植园基础设施建设。
“每亩7000元奖补相当于承担七成改造成本,农技站还全程指导。”赵坪村村民赵全算着经济账,自家5.4亩新果园亩均收益预计突破16.2万元,比传统模式增收超180%。
高建斌介绍,经过改造的果园预计2年挂果,3至4年就能进入盛果期,商品果率超85%。
目前,永坪镇现代化矮砧密植园建设进入冲刺阶段,老旧果园清理、土地整备、抗重茬杀菌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全面开展苗木定植、格架系统组建等环节。
随着传统果园“变形”,矮砧密植园果树认领工作陆续展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认领者打开“犟青年智慧园”小程序,即可实时查看自己认领果树的相关情况。
这种“云监工+果树认领”模式,让消费者通过实时监控“云参与”种植。苹果成熟后,还能直供认领家庭。目前已有386棵果树被认领,每棵增值超200%。
站在新搭建的格架系统旁,高建斌信心满满:“我们不仅要让苹果产量‘翻跟头’,更要通过智慧农业让产业形态‘脱胎换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通讯员 杨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