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南梁铸魂 薪火相传-新华网
首页> 正文

庆阳:南梁铸魂 薪火相传

2025-03-31 09:04:21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庆阳:南梁铸魂 薪火相传

 华池县师生开展思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俄少飞

  “嘟嘟嘟……嘟嘟嘟嘟……”3月30日8时30分,随着华池县列宁学校激昂嘹亮的冲锋号响起,一场沉浸式思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在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展开。

  南梁,中国革命的历史重镇,以此为中心的陕甘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后来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两点一存”的伟大功勋,辉映着耀眼的历史光芒。

  来自华池县5所学校的800余名师生,踏着先辈们的足迹,沿葫芦河溯流而上,开展了一场以“传承南梁精神 奋进时代征程”为主题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两点一存”主题文化广场上,“飞夺泸定桥”等战争体验场景轮番上演,学生们匍匐前进、协作冲锋,体悟着红军战士跋山涉水的艰辛、勇往直前的气魄,淬炼着团结协作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

  “模拟场景还原了战争场景,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华池县列宁学校学生贺嘉琳说。

  青山埋忠骨,精神永流传。在文化广场不远处山脚的闫洼子四十二烈士墓碑前,学生们默然肃立,静静聆听着烈士们的故事。

  1934年5月,国民党军队向南梁突袭。为保守党的秘密和物资,闫洼子村42名党员群众不畏酷刑、视死如归,最后惨遭杀害。当找到他们的遗体时,已血肉模糊、难以辨认,当地群众就把他们合葬在了殉难的地方。

  革命先烈感人的事迹、不屈的精神、大无畏的境界,令师生为之动容,不少师生潸然泪下。

  从荔园堡古堡内拾级而上,庄严肃穆的南梁革命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碑身下方镌刻着609位革命烈士的名字,正面是一面无字碑,以纪念无数为革命事业牺牲的无名烈士。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在烈士纪念碑前,学生们列队肃立,重温入团誓词,铿锵的誓言回荡在南梁上空。

  步入南梁革命纪念馆,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实物、一个个感人故事,生动再现了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岁月,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段震撼心灵的铸魂之旅。边走边看,接受精神洗礼,红色基因根植于心。

  薪火不息,浩气长存。“这是一次现场教学,一次切身感受,一次精神洗礼,红色基因在很好地代际传递。”庆阳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庆阳市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实施红色育人工程,红色教育已成为庆阳思政课一张亮丽名片。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纠错】 责任编辑:刘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