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之上,铁锹与希望一同同频共振。眼前的汉子弓身掘出沙坑,搭档默契地将一株梭梭苗植入深处,覆土、踩实,转瞬之间,荒漠便多了一抹倔强的绿意。
志愿者互相配合种下梭梭树苗
这位面色黝黑的年轻人名叫徐军,民勤本地人,和眼前“漫山遍野”的劳动者一样,是参加“请到民勤种棵树”公益活动的志愿者之一。
3月30日,甘肃省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商会发起“请到民勤种棵树”公益活动,这片与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对峙的土地,迎来了天南地北的“播绿人”。活动将同步开通线上植树认捐平台,参与者可通过小程序“云认养”树木,每棵树将配有专属生态证书。
草方格如棋盘般延展,志愿者们躬身如画。2024年秋,来自福建的志愿者高玲敏初至民勤,便在一线与沙海“斗智斗勇”。今年春天,她转身成为志愿者团队的后勤守护人,以另一种方式轻抚这片土地。谈起一系列难忘的治沙经历,她说:“两次身份的转变让我逐渐意识到,种树治沙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冲锋,而是一群人的系统作战;种树的经历让我与这片土地产生了更加深刻与丰富的联结。”
高玲敏作为志愿者代表发言
武威市凉州区的企业家赵金山,当天带着公司的全体员工一同参与了植树活动。“每年沙尘暴的程度都有所减轻,我们享受到前人栽树带来的好处,就更要继承他们的衣钵,将防沙治沙坚持到底。”赵金山说。同样来自武威市的李国锋带着妻子和正读小学五年级的外甥来到治沙现场。一锹一铲间,他期盼少年能在劳作中理解治沙人的艰辛,读懂每一株幼苗背后的生态意义。
志愿者们成群结队开展植树行动
如今,民勤县正在远离“第二个罗布泊”的命运——曾经的荒漠逐渐变成绿洲。青土湖重现生机,芦苇摇曳,水鸟翱翔;曾经在风沙边缘挣扎的村庄,如今有了一行行的绿树,瓜果飘香。这背后,是无数治沙人的心血与付出。
“这场关乎生态安全的持久战,需要更多人用行动支持。”甘肃省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商会会长潘从明说。(李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