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清晨,天水市秦州区育生巷历史文化街区飘出阵阵香气,食客们在热气腾腾的小吃摊位上大快朵颐。这里是天水传统早餐的集中地,呱呱、杏茶、豆腐脑、荏子馍、猪油盒子等特色地方美食一应俱全。
“我们这次到天水旅游,品尝美食是主要的目的。”来自西安的游客黄桂英一家刚吃完“呱呱+猪油盒子+豆腐脑”的经典套餐,马上就要去著名的网红打卡地秦州四合院,见识一下名扬四海的天水麻辣烫。
继去年麻辣烫爆火之后,天水市文旅产业一片红火景象。今年3月15日,“天水文化旅游嘉年华”活动启动,通过戏曲展演、“吃货节”等系列活动,深度展示城市魅力,西关古城风云广场、自由路“转角楼”等新晋打卡地日均客流突破2万人次。看大戏、赏玉兰、品美食,成为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共同的时尚。
位于自由路的“秦州食光”是新建成的美食街区,每到夜幕降临时便热闹非凡。所有摊位统一采用电能烹饪设备,升腾的热气中不见一丝煤烟。
“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美食节,电器化制作操作简单,效率很高,还能减少污染,效果非常好。”一位经营长沙臭豆腐的摊主笑着表示。
在这里,75台智能电厨具每天减少碳排放约1.2吨,这背后是天水坚实的绿色能源支撑:据国网天水供电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天水市新能源装机达到101.19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57.45万千瓦、光伏装机43.74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总装机的57.97%。
就“天水文化旅游嘉年华”活动的举办地秦州区来说,全区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931户,容量3.1万千瓦,全年发电1596.3万千瓦时;风电并网装机75兆瓦,全年发电1.4亿千瓦时,全部就地消纳,可满足5万游客/天的用电需求。
据天水市发改委透露,“十五五”期间天水市可开发新能源风光资源约为100万千瓦,其中风电资源60万千瓦,光伏发电资源40万千瓦。天水市将以打造“陇东南清洁能源基地”为核心目标,加速构建“风光水储”多能互补体系,力争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突破400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分别达324万千瓦和67万千瓦以上。
在天水,节能提效、绿色生活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这座千年古城正以"绿电+文旅"的创新融合,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郭纪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