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业迈上新高度 乡村迎来新面貌
七里河区魏岭乡探索发展新模式走出乡村振兴特色路
“我们已经和榆中县的几个酒店达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年前各类油品销售了100余桶,近期又签了100桶的订单,春节一过我们榨油坊就开工了。”七里河区魏岭乡沈家岭村党支部书记汪崇贵说。
2月18日,沈家岭村“红岭优品”合作社榨油坊内,机器轰鸣作响,几名工人忙碌有序,只见饱满的油料作物被倒入进料口,随着滚轴转动不断渗出金黄油脂,浓郁的油香弥漫开来,为寒冷的天气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烟火气。
榨油坊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正是魏岭乡突破农业产业发展瓶颈,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发展油料、中药材、精细特菜等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
2024年以来,魏岭乡以“巍巍红岭”红色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全力探索“红色旅游+绿色产业+宜居乡村建设”的绿色环保发展新模式,推动乡村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去年,沈家岭村流转了村民的闲置土地,打造了包含油菜、油葵、核桃树的油料作物种植项目,有效带动农户增收,让闲置田变成生态田、增收田。”汪崇贵告诉记者,沈家岭村油料作物种植项目采用“油葵+油菜”轮作模式,季节交替中,“一地双收”成为现实,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红岭优品”合作社,榨油师傅李大哥说:“现在村上发展产业,大伙儿选择也多。流转土地、家门口打工都是收入来源,就像我在家门口的油坊打工,一天150元工资,比在外打工强。”
据悉,截至目前,魏岭乡“红岭优品”合作社逐步发展成为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生力量,已累计生产油葵、核桃等油料作物5000余斤。
春回大地,新程起航。为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全力驱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2025年,魏岭乡将聚焦海家岭股份经济合作社,重点打造百合加工厂、粉条加工厂、中药材初加工厂等一系列核心项目,加速“巍巍红岭”红色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进程,为区域发展注入动能。
在项目谋划储备上,魏岭乡2025年精心布局3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503.4万元。紧扣示范带建设主题,有16个项目精准发力于红色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带,投资1648万元全方位整合资源,挖掘红色文化潜力,配套产业发展要素,实现文旅融合赋能产业蝶变。斥资2048万元,从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维度全面提升乡村品质,以优质环境吸引产业集聚,以产业发展反哺乡村建设,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助力产业迈向新高度,乡村迎来新面貌。
“今年,魏岭乡将以‘巍巍红岭’红色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带为核心,挖掘整合资源,强化产业联动与品牌创新。我们计划对接甘肃省建筑设计院,推动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争取100万元实施百合保墒增产项目,为2000亩百合覆草,带动328户农户增收。同时,建设万亩油料和中药材种植基地,夯实产业链基础。我们还将加快与七里河区城投公司合作,建立‘半小时’生活圈品牌连锁商店,推动特色农产品销售,构建全产业链条,让村民的腰包更鼓、生活更好。”魏岭乡相关负责人说道。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栋楠 通讯员 杨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