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2-20 17:49:07 来源: 敦煌市融媒体中心

敦煌:千年文脉贺新春 文明新风润心田

2025-02-20 17:49:07     来源: 敦煌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龙腾盛世启新岁,文化敦煌展新姿。2025年春节期间,敦煌市精心打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新春文化活动,通过“非遗活化+全民参与+科技赋能”的创新模式,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彰显中华文明标识度的文化盛宴,让千年敦煌在新时代焕发文明新气象。

  文化惠民与文明实践同行

  为营造文明喜庆、温馨和谐的新年氛围,敦煌市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开展“年从敦煌来”“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过大年”文明实践系列活动100余场次,将浓浓的年味儿送到百姓“心坎”里。“跑向新年健康启航”敦煌市第二届新年健康走跑活动、“喝腊八粥”、““打铁花”、“打铁牛”、“蛇韵华章千年敦煌”社火大赛、“敦煌曲子戏大奖赛”、“敦煌有礼”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的“村晚”等,每一场活动都紧扣群众需求,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全市人民带来一场场文化盛宴。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市文联组织百余名书法志愿者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各单位开展“挥墨迎祥书春送福”实践活动60余场次,用汉简书法书写嵌有敦煌诗词的春联1200余副、“福”字800余个。联合博物馆在市政广场、各镇文化广场开展“灵蛇献瑞—蛇年生肖文物图片特展”,让居民群众提前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传统年俗与敦煌美学共舞

  2月10日,清华大学“文化行者,寻梦敦煌”支队通过一场深度的文化寻根之旅,在敦煌曲子戏的唱腔中、在《又见敦煌》的时空幻境间,触摸中华文明的璀璨脉络。

  第二十五届敦煌曲子戏大奖赛现场,原生态的唱腔与三弦、板胡的悠扬乐声交织。游客与当地百姓共坐长凳,看《磨豆腐》《母子情》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诙谐的方言俚语、生动的市井故事,让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瞬间“活”了起来。

  夜幕降临,全员沉浸于大型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行走式观演打破舞台界限,张骞、索靖、王圆箓等历史人物从壁画中“复活”,在光影与黄沙的交错中演绎敦煌的荣光与创伤。当“一年,有多长?不过一瞬间;一生,有多长?不过一瞬间;一千年,有多长?”的叩问响彻剧场,许多队员潸然泪下——这一刻,个人悲喜与文明兴衰共振,敦煌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名词,而成了血脉中涌动的文化基因。

  青春力量赋能文化传承

  春节期间,一场场精彩的社火表演引得市民群众前来观看,大家摸“元宝”、摸“狮头”,都想为蛇年讨得一个个好彩头。在这支热闹的表演队伍里,有许多年轻人和返乡大学生穿梭其中,他们朝气蓬勃,活力满满,耍龙舞狮,身手不凡,通过他们的努力,传统社火表演在新一代的传承中绽放了出了别样的光彩。

  大年初三,福州的12名亲子研学团成员来到敦煌,开启了为期六天的河西走廊研学之旅。小朋友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共同参观了敦煌画派美术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壁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历史内涵,静静地讲述着千年的故事。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壁画临摹、沙画诗词创作等活动,让青少年在艺术实践中读懂中华文明包容开放的基因密码。

  据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敦煌共接待游客50.92万人次,相比2024年增长13.06%,“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从敦煌来”等专题专栏制作发布短视频、海报等具有敦煌特色的融媒体产品180个,阅读量达“1500万+”次。这场传统与现代交织、文化与文明共鸣的新春庆典,不仅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更展现了敦煌作为文明交流互鉴典范城市的创新实践,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吕献芝)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