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春耕正当时 科技助丰收 榆中县春耕备耕工作全面展开
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分拣育好的蔬菜苗
“一日春耕十日粮,十日春耕谷满仓”。时值雨水节气,榆中县广袤的田野上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农技人员穿梭田间“把脉问诊”,精准施策;农机合作社工人们忙着检修设备,确保每一台农机都能以最佳状态奔赴战场;农资配送车满载着希望的种子与肥沃的肥料,驶向各个村落……一幅饱含“人勤春早”韵味的现代农业绚丽画卷,正沿着榆中的山川脉络徐徐铺展。
春日的暖阳洒在夏官营镇农副公司,院内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宽敞的仓库里,各类农资整齐地摆满了货架,肥料、种子、农膜……琳琅满目。仓库外,工作人员正忙碌着装运肥料。运输车停在门口,一袋袋肥料被整齐地码放,承载着丰收的希望,即将被送往田间地头。前来采购春耕物资的群众络绎不绝,他们穿梭在货架间,仔细挑选着心仪的种子和肥料。
“从去年10月开始,我们就投入资金1500万元,用于冬季农资储备,目前总库存量在7000吨左右。”农副公司负责人娄江介绍,当前尿素市场价格为1700元每吨,同比下降25%;磷酸二铵、复合肥分别同比下降2.3%、5.9%,降低了群众春耕成本。同时加大了有机肥的储备量,以满足市场对绿色农业投入品的需求。
为确保春耕生产开好局,榆中县早谋划、早部署,构建县级统筹+乡镇调度+村级配送三级保供体系。目前,全县已储备物资5.53万吨,其中化肥1.95万吨、有机肥0.52万吨、春播种子2.7万吨、农药0.014万吨、农膜0.35万吨,各类农资储备充足,满足当前春耕生产。
在金崖镇永丰村的甘肃鑫通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场科技赋能的“产业+就业”图景正在上演。数十名工作人员穿梭于26个设施育苗大棚之间,紧张而有序地开展育苗工作。他们有的忙着分苗,有的搬运穴盘,还有的为分好苗的穴盘浇水。
据介绍,为给种苗质量撑起保护伞,该公司引入先进科技,采用自动化设备精准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当夜幕降临,气温悄然降至15℃以下,保温毛毡便如同忠诚的卫士,自动落下,与此同时,自动控温系统迅速启动,暖意四溢;而白昼日光炽热,气温飙升至25℃以上时,通风设备自动开启;湿度一旦超过70%,排湿系统即刻响应,确保种苗时刻在最佳生长环境之中,茁壮成长。
榆中县采用育苗大棚温室、配套穴盘基质育苗技术,指导经营主体、种植户及早着手蔬菜育苗工作。通过经营主体与农户自育,预计全年育苗量达到10亿株以上,目前已完成育苗4亿株。同时依托大有公司,积极打造马铃薯制种基地,推进良种繁育,计划生产马铃薯原原种6000万粒,确保种薯生产面积达到2.3万亩,为农业增产注入澎湃动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贵智 通讯员 张永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