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创新推进“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建设-新华网
首页> 正文

甘肃省创新推进“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建设

2025-02-19 08:40:57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奏响学习强音 凝聚奋进力量——甘肃省创新推进“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建设

  强国路上,学以致远。

  2024年,“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推进改革创新,高效落实各项任务,发挥讲好甘肃故事、传播甘肃声音、展示甘肃形象的主平台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助力“学习强国”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

  截至2024年年底,“学习强国”甘肃省、市级学习平台总订阅数2.45亿人次,省内注册用户数超202万,总阅读量31.5亿人次,发稿19.7万余篇,总平台采用7376篇。

  内容建设丰富多彩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赋予力量。“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统领平台内容建设,深入实施“头条主线”工程,紧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持续推出“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三抓三促’行动”“富民兴陇 向‘新’前行”“发布厅”等专题专栏,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坚持做好内容是根本。联合河北、浙江等省(区、市)开展“万里长城织锦绣”“走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题宣传活动,会同庆阳、天水、陇南、嘉峪关、张掖学习平台制作推出9集(篇)短视频及图文稿件,播放量超130万人次。

  组织协调各市州委讲师团、省森林消防总队、敦煌研究院等制作推出《“数字敦煌”张开文化传播翅膀》《布楞沟的春天》等40部“颇有道理”系列理论宣讲短视频,让理论宣讲触角更长、更接地气。持续擦亮“辛理瑄”品牌,全年共推出76篇“辛理瑄”署名文章,深入浅出阐释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

  携手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西北师范大学等创作70集广播剧《敦煌守护人》,播放量超100万人次;联合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文史馆等单位,开设“博观陇原”“简述中国”“甘肃文史”专题,播发稿件160余篇,阅读量达320万人次。

  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传播内容,充分彰显了“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已成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获取知识、了解时事、筑牢信念的精神高地和比学赶超的“加油站”。

  宣传推广有声有色

  协调总平台直播公祭伏羲大典、“新思想在陇原”“森林消防杯-2024”宣讲大赛、秦安“云上桃花会”;

  开展“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上线五周年集中宣传,推出系列海报、长图、宣传片;

  举办“如意甘肃”2024短视频大赛,广泛征集描绘甘肃优美山水风光、推介甘肃丰富文旅资源、宣传甘肃独特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优秀短视频;

  “学习强国”《沿着边境看中国》系列融媒体报道启动后,甘肃学习平台行动迅速、组织有力,报道浓墨重彩、有声有色,“如意甘肃 奋进肃北”主题直播观看量达407万人次,相关报道总阅读量近4600万人次;

  ……

  为实现内容高质量传播,使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得更远、更广、更深入,2024年,“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紧扣中心工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树正气、聚人气,组织开展多样推广活动,全景式营造了“学习一直在身边”的浓厚氛围。

  紧密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基层巡回宣讲、“新思想在陇原”宣讲季度赛及年度大赛,广泛开展30多场“‘学习强国’+”宣传推广活动,在陇原大地持续掀起学用“学习强国”的热潮。会同陇南师范学院、白银市白银区工农路街道颐和社区、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高校和单位,开展“学习强国”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主题活动,引导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积极学用“学习强国”。

  实绩实效亮点频现

  “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坚持正面引导、典型示范。2024年,临夏、甘南、兰州新区3个市级学习平台以及七里河等23个县级融媒号成功上线,实现全省“学习强国”市级学习平台全覆盖,市级学习平台及县级融媒号上线数均居全国第五。截至2024年底,甘肃已经建成15个市级学习平台,开通34个“县级融媒号”,上线20个“学习强国号”,形成了“1+15+34+20”的强国传播矩阵,其中,兰州、武威、陇南率先做到市级平台、县级融媒号全覆盖,协同奏响了陇原学习强音。

  一年来,甘肃学习平台3部作品入选全国县级融媒优秀作品,3家强国号和1家短视频号分别入选《2024年度强国号影响力榜单》《2024年度“学习强国”百灵短视频百强榜》。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甘肃学习平台将继续聚焦主题宣传,加强平台建设,优化栏目设置,线上线下联动,广泛宣传推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磅礴力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牛巧丽

【纠错】 责任编辑:刘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