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财税政策再加力 发展韧性更强劲——甘肃省落实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助力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甘肃省明确将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促进甘肃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财税政策“组合拳”力度加大,投放更加精准,更注重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有效助力新一年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培植税源蓄动能
优质税源是财政收入的根本保障。
今年,甘肃省将研究建立财源建设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市县谋发展、抓产业、强财源的主动性。省财政鼓励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综合施策扶优扶强,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培植优质税源。
在科技创新领域,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国家多次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
仅在2024年前三季度,甘肃省就落实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11.12亿元,惠及4.43万户次经营主体,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
在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的激励下,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意愿愈发强烈。甘肃重通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24年,我们享受研发费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额41.89万元。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研发新产品的信心和动力。”甘肃重通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工艺主管马海栋说道。目前,该企业已成为国内风电叶片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
对标对表省委、省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占比要求,省财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向应用基础研究、重大科技任务聚焦,着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2024年,甘肃省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户,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200户。这些企业凭借创新能力在市场中崭露头角,带动甘肃省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今年,甘肃省将研究细化强工业等财税支持措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等政策,推动新兴产业扩量提质,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保障。
扩大投资促消费
针对项目资金使用,省财政厅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特别将加大对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竞争性分配等项目实施的督促督导,更好发挥拉动投资作用。
同时,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健全绩效评价和容错机制,推动政府投资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市场化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充分发挥“财政+金融”模式作用,继续加强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更多社会投资。
财税政策的积极效应不仅在生产端得以充分体现,在消费端同样感受明显。
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享受这一政策红利,甘肃省全面落实各项财税支持政策,推动“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大力提振消费。
税务部门全面落实“政策找人”机制,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精准匹配政策适用纳税人,将相关政策精心“打包”,一体推送给纳税人。
“我们归纳整理了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等三个方面的19条税收政策,通过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点对点辅导等多种方式,确保纳税人能够便捷地享受政策红利。”省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说。
精准投放保民生
2025年,甘肃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在4900亿元以上,这么大的资金体量,如何管好用好每一分财政资金?
“首先要从支出强度和支出进度这两个方面发力,确保支出效能。”记者从省财政厅了解到,今年,甘肃省将继续完善制度机制,优化资金支付程序,加快资金支出进度。
面对突出的收支矛盾,省财政厅把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相结合,通过盘活存量带动增量,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将改善民生与激发内需潜力结合起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保障2025年省委、省政府民生实事有效落实,更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
今年,中央将进一步提高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基本公共卫生等补助标准。甘肃省各级财政将足额落实本级应承担的补助资金。甘肃省将继续重点保障财政教育投入,推动建立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支持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以及中职教育、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提高,更好发挥资助育人作用。
同时,统筹用好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稳岗返还等政策,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