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六大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省属企业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
金川集团河西堡40万吨智能铜电解项目试运营投产,实现企业本部火法、湿法、电解相匹配的生产格局;
酒钢集团完成不锈钢铁素体430、超纯铁素体443等3款产品碳足迹认证工作,填补了产品碳足迹认证工作的空白;
甘肃科技集团助剂厂PVC用引发剂新产品成功实现国产化替代;
…………
2024年,省国资国企系统围绕链条韧性培育锻造、科技创新引领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实融合提质增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企业竞争力突破提升“六大行动”,加快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发展。
在链条韧性培育锻造行动中,省政府国资委充分发挥14户省属链主企业在26条产业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谋划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项目77个,完成产业链项目投资161.43亿元,同比增长13.18%。金川集团获得青海夏日哈木镍矿控股权,年保障供应3万吨镍量镍精矿。甘肃药业集团以实施绿色药源基地为抓手,带动中药材、辅料、包装材料等医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动力电池新材料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先进钢铁材料、能源装备、煤炭化工、中医药、现代农业、稀贵金属、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等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科技创新引领赋能行动上,省政府国资委推动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各类资金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2024年协调省财政列支1亿元国有资本收益支持科技创新,探索在重点骨干企业率先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金川集团、酒钢集团、白银集团、兰石集团、甘肃科技集团等6户企业提取研发准备金8500万元。截至2024年12月底,省属企业当年完成研发投入111.94亿元,同比增长10.25%,省属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9%。省政府国资委健全省属企业研发投入刚性考核,实施年度考核加分、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回等一揽子支持政策,对省属企业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新增的7.72亿元、18.84亿元、23.75亿元研发投入,在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视同利润予以加回。2024年省属企业新认定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11个,累计拥有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261个,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3542件。
在全面落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行动上,2024年省属企业完成“三化”改造项目投资166.69亿元,同比增长4.12%。深入实施省属企业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6+1”行动,完成项目投资87.87亿元。完成战略性新兴项目投资51.38亿元,带动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777.84亿元,同比增长49.18%。兰石集团发展“核氢光储”新能源装备等未来制造产业,金川集团实施兰州新区半导体封装新材料项目。
数字转型是关乎长远发展的“必答题”。在数实融合提质增效行动上,2024年省属企业新增省级智能工厂2个、总数达到7个,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5个、总数达到31个,13个方案入选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应用场景。省属企业上云率达到65%,重点企业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50%以上,工业企业5G渗透率达到35%以上。
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行动上,省属企业积极探索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碳交易等工作,推进绿色产品、工厂、园区、供应链、工业节水型企业等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甘肃电气集团天传所等13户企业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窑煤集团海石湾煤矿等10个矿山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酒钢集团参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低碳排放钢评价方法》团体标准编制。金川集团参与《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阴极铜》(行标)标准制定。
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必须具有卓越的竞争力。在企业竞争力突破提升上,省属企业以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质量提升、价值创造、品牌引领和企业家培育5个专项行动为载体,聚焦“一利五率”深入开展对标提升。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2户、高新技术企业21户,总数分别达到76户、192户。2024年,省属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262.66亿元、同比增长17.13%,利润总额202.59亿元、增长4.17%。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