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晚,国家电网甘肃电力(麦积先锋)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缑欢、祁小龙再次来到天水伏羲庙,对景区涉及的电力线路设备进行巡视检查,确保元宵节灯会供电万无一失。
元宵佳节当晚,天水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红的灯笼缀满枝头,璀璨的灯带勾勒出楼宇轮廓,公园广场上的生肖灯组、诗词灯廊吸引市民驻足打卡,西关古城、伏羲广场人潮涌动,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然而,在这万家团圆的背后,一场关乎光明的“守护战”早已悄然打响。
未雨绸缪 织密电网“安全网”
春节长假过后,国网天水供电公司“兵不卸甲”转战元宵节保供电工作中。该公司在春节保电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负荷监测和线路巡视,将各项保电措施落实细化,确保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该公司积极与当地政府、文旅局沟通联系,全面掌握元宵节期间全市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安排,第一时间掌握活动场所用电需求,精准确定电源接入点,针对性地编制了应急预案,细化保电方案落实各项保供电措施。
为提升线路巡视效率和隐患排查精准度,该公司充分运用“人工+在线监控+智能巡检+集中监控+视频监视”方式对所辖范围内的配电线路、设备、市政亮化工程以及大型广场、公园等用电高负荷地段开展巡视、测温、用电检查等工作,确保设备特巡、隐患处置全覆盖。
结合元宵节期间供电负荷特点,该公司加强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做好重点线路的负荷检测,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熟练掌握应急预案。同时,组建元宵节供电保障应急抢修队伍121支,抢修队员997名,抢修车辆179台、应急发电车4台、小型发电机80台全天候24小时待命,进一步优化人员、车辆、物资和工器具配备,密切关注各区域用电情况,确保出现故障时,以最短的时间恢复送电。
全程护航 点亮节日“不夜天”
元宵节当天,保电工作进入实战阶段。在天水供电公司指挥中心、电力调度中心,天水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时跳动全市负荷曲线,配网管理信息系统自动预警异常数据,工作人员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密切关注电网运行状况。
节日期间城市大量使用装饰灯饰和灯笼,为避免发生电气火灾,该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对灯展区、灯车游行主干道、儿童游乐区的临时用电加强管理。并增加对烟花爆竹燃放区的巡视频率,对所涉及的供电线路及设备进行特巡、特护,全面掌握各台区的负荷情况和线路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处于最佳供电状态。
据秦州供电公司城区供电所所长鱼杨杰介绍,前期他们已经详细了解了主要用电客户类型,用电负荷高峰时段、新增用电需求等情况,针对今年的元宵节保电,“我们将重心放在市内夜间景点的保电,让市民们在游玩的同时,有一个很好的沉浸体验。”
在天水古城、伏羲庙、人民公园等重点区域,供电员工驻守在配电箱附近,随时应对突发状况。所辖49个供电所精心做好24小时服务热线工作,详细解答用户咨询,开通“元宵绿色通道”,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保电期间,该公司还加强对售卖和放飞孔明灯区域的安全用电宣传,劝导群众不要在电力设施附近燃放烟花爆竹、孔明灯等,为辖区电网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
灯火阑珊处 坚守映初心
“妈妈你看!那个兔子灯会眨眼!”晚上8点,在天水市人民公园内,一个小女孩指着流光溢彩的灯组欢呼。不远处,现场蹲守保电的秦州区供电员工王庆洋正猫腰检查电缆接头,身上的红马甲与街边的暖光交织成独特风景。“好多年没有陪孩子逛灯会、猜灯谜了,但看着满城灯火,值了!”这位连续15年参与各类节会保电的师傅笑着说。
“红桥保电,今晚顺利过关!”凌晨2点,蹲守在红桥的输电运检中心青年员工张宁向班长汇报。红桥作为天水市“网红桥”,夜景壮阔炫美。很多市民元宵节选择在这里放烟花和孔明灯,这里线路分布复杂,也是元宵节保供重点地段。张宁今年首次跟随老师傅们参加元宵节保电,深刻地感受到老师傅们多年坚守保供的不易,也感受到在数智赋能科技保电的加持下,供电人服务民生保供电的底气更足了。
“节日保电没有‘完成时’,我们将持续优化电网结构,为广大市民美好生活用电赋能。”电力调度中心调度班副班长刘文君在完成当天的保电工作后说。
据悉,截至正月十六零点,天水电网日最大负荷155.41万千瓦,日最大用电量3099.5万千瓦时,电网运行平稳有序,电力供应充足。元宵的月光渐渐隐去,而守护光明的故事,永远在继续。(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