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引聚金融活水 润泽实体经济 甘肃省银行业全力支持兰州打造“金融之城”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也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强省会行动实施以来,甘肃省银行业全力支持兰州打造“金融之城”,不断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兰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信贷投放托举“省会大盘”
回望过去的一年,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指导辖内金融机构聚焦强省会行动和兰州市“两新”“两重”等领域,立足主责主业,发挥比较优势,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提高项目储备转化率,努力保持全市贷款总量平稳增长。
2024年末,兰州市各项贷款余额1.64万亿元,占甘肃省各项贷款余额的56.44%。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106.99亿元,同比增长18.52%,增速较上年末提高12.06个百分点,有效满足了兰州市制造业领域持续性的资金需求。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将先进制造业纳入信贷结构优化“白名单”,给予30个基点资金成本补贴,重点支持国投集团并购制造业企业、日常周转及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金融支持释放“科技活力”
科技金融能够有效地将金融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领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积极组织辖内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推动落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两新”等部委清单内项目,加大科技领域信贷资金投放。
记者了解到,2024年末,兰州市已实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清单内科技型企业首贷授信8623万元,发放2674万元。同时,鼓励辖内金融机构通过单列科技信贷计划、实施优惠利率定价、发展专业机构等措施持续强化科技型企业金融支持。
如兰州银行大力推广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信基金,为科技企业提供高效率、低利率、担保方式灵活的信贷业务服务模式,2024年以来发放科技贷款45.88亿元。农业银行兰州分行逐步成为服务科技企业发展的主力银行,2024年12月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3.63亿元,较年初增加6.16亿元,增速达82.44%。
改革试点擦亮“绿色招牌”
在聚焦健全政策体系、深化改革创新、提高服务能力等方面,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全力推动兰州新区成为全国第九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兰州市成为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指导辖内金融机构积极助力兰州市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4年末,兰州市绿色贷款余额2296.94亿元,占甘肃省绿色贷款余额的54.48%。兴业银行兰州分行在兰州新区成功落地全国首笔城市公交“净零排放”运营贷款、生态修复及高标准农田耕地面积与耕地质量双挂钩贷款。浦发银行兰州分行加强债券创新产品应用能力,先后为兰州市企业发行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首单碳资产债券、全国绿色金改区所在城市首单碳资产债券。
增量扩面提升“普惠体验”
去年以来,甘肃省银行业深入开展“贷动陇原·惠企利民”融资对接提升行动。2024年4月,兰州片区融资对接会顺利召开,18家在兰银行分支机构代表与街道(乡镇、园区)代表一对一签署合作协议。活动开展以来,在兰银行机构广泛走访街道社区、市场商圈、园区企业,开展首贷培植,推广随借随还、线上信用类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质效。
2024年末,兰州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15.07亿元,其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660.47亿元,同比增长25.76%,增速较上年末提高21.58个百分点。甘肃银行运用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支持工具为1.36万户企业及个人减免返还利息2623.8万元,对存量高利率产品进行批量降价调整,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该行2024年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6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在强省会行动中更加积极主动作为,发挥核心助推作用,贯彻执行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把兰州建成引领甘肃省、辐射西部、服务全国的现代化中心城市贡献金融力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薛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