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山窑镇马家坪村金昌兴坪包装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缝纫机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哒,哒哒哒”声响,随着脚踏频率,缝纫机针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个结实耐用的吨包袋就制作完成了。
“自从吨包袋厂运行以来,我就一直在这里工作。”说起这份工作,今年53岁的刘存年的满足感溢于言表,“我来吨包袋厂工作已经两年了,相比过去在地里打工或者别处找工作好多了,在厂里还能吃顿午饭,上班都有车接车送,我一个月工资能拿到6000多元,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就太好了。”
2022年,马家坪村党支部发挥主导作用,瞄准吨包袋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村村联合”抱团发展,共计筹措资金200万元,在马家坪村创办了15万条/年吨包袋加工建设项目,并注册成立金昌兴坪包装有限公司作为吨包袋生产基地,主要服务金川集团、金泥等企业的保障需求,逐步建立起村企合作、以企兴村、以村促企、双向奔“富”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地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和群众致富,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企业建在村里,挣钱就在家门口。80后的刘亚梅在吨包袋厂工作了小半年,顾家挣钱两无误,这是她选择这份工作的主要原因,“我来这里半年了,我对现在的工作挺满意的,时间安排也比较合理,把家也能顾得上,工资收入4000多,我挺满意的。”
截至目前,马家坪村吨包袋厂已吸纳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20余人就业,平均日生产加工屯包装袋 400余条,员工月收入3600元至7000元不等,真正实现让村民在家门口不断增收。
红山窑镇马家坪村党总支副书记赵永祥说:“我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先行先试,建立起农户和村集体经济利益共同体,推动村集体和农户共享产业发展增值收益,做到发展成果群众共享、发展红利富民惠民。下一步,我村将争取资金,进一步扩大吨包袋厂生产规模,购买吨包袋加工自动化设备、增加加工点、提高产能。”
近年来,红山窑镇以强村富民为目标,持续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多措并举、深度激活闲置资源,积极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探索“政府引导+村企抱团+群众参与”的发展新路径,将企业建在村头、岗位设在门口,让村企合作成为乡村发展的“大舞台”,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增收与村民就业双飞跃,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加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记者:张珊 冯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