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月31日电 题:甘肃:12345热线春节倾听民声不停歇
新华社记者张新新
春节假期,记者走进甘肃省12345热线工作大厅,这里依旧24小时灯火通明,话务员们以不停歇的服务守护着千家万户的急难愁盼。
“您好,甘肃省12345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凌晨两点,值班话务员杨婕接起电话,耐心记录着一位因降雪被困高速公路的货车司机求助。
“春节前后,我们全员轮班值守,确保20秒内接通来电。”甘肃省12345热线负责人刘津慧介绍,为应对春运高峰,平台提前与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动,实时更新路况信息,协调物资调配。
热线工作不分大小,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是他们的“大事”。
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名群众因断臂急需赴兰州救治,热线联动交警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将3小时车程缩短至90分钟,保住了患者的胳膊;除夕前夜,定西老农因养老金延迟发放焦急求助,次日便收到补发到账的答复……
“接电话时,群众可能带着情绪,但问题解决后,一句‘谢谢’就是最大的安慰。”话务员张雨菲说。2024年,甘肃省12345热线平台共收到群众表扬信7400余件,同比增长35%,“高效、温情”成为关键词。
面对复杂的基层治理难题,热线不仅是“传声筒”,更化身“智慧脑”。平台建立“每月一题”机制,聚焦充电桩短缺、农民工欠薪、旅游投诉等高频问题,形成分析报告直报甘肃省委、省政府,推动政策优化。
“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我们希望通过数据预判民生痛点。”甘肃省12345热线技术负责人许东表示,平台正探索AI智能分拨系统,未来将实现工单精准转派,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春节期间,甘肃省12345热线大厅内依旧键盘声、通话声此起彼伏。这群“只闻其声”的守护者,用专业与温情织就一张无形的网,兜住百姓的安心年。
正如话务员杨婕所说:“电话这头连的是万家灯火,我们守住的不仅是线路,更是民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