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聚焦“一屏三地” 奋力谱写新篇章-新华网
首页> 正文

张掖:聚焦“一屏三地” 奋力谱写新篇章

2025-01-19 10:00:11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张掖:聚焦“一屏三地” 奋力谱写新篇章

  张掖市奋力推动“一屏三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祁连山下森林、草原生机盎然。王将

  黑河两岸一派丰收景象。王将

  高台县大力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王将

  扁都口风光。曹芬华

  张掖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蜂腰,资源禀赋独特、产业特色鲜明、发展优势显著,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当前,张掖市立足“一屏三地”功能定位,扬优聚势、锻长补短,固强补弱、突出特色,以跳起摸高的姿态、苦干实干的劲头,精研幸福张掖建设之路。

  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深冬时节,站在山丹马场的高处俯瞰,成群的骏马时而驰骋在茫茫雪原上,时而悠闲地啃食草料,恬静而壮美,远处的祁连山高耸入云,连绵不绝。

  “山丹马场闻名遐迩。在这里骑马饱览壮美风光,特别震撼。”祁连山的生态蝶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度假游玩。

  近年来,张掖市锚定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城市的目标,坚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力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5年来,张掖完成营造林200.38万亩,新增森林面积94.6万亩,总量达520万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2.9平方米,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人气聚、效益增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临泽县双泉湖水库和白寨塘坝,成群的水鸟或翱翔天空,或低头觅食,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为保护好候鸟栖息地,临泽县公安局创新探索“部门协作、源头管控、公众参与、创新带动”的生态警务新模式,提升执法打击效能,常态化推动“警灯闪烁”“生态驻巡”。通过“步巡+车巡+无人机巡”的方式,进行立体化、多方位的巡护,全时段、全过程守护“候鸟生命线”。

  近3年来,临泽县公安局累计破获涉及环境资源类案件3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5名,确保候鸟迁飞安全,实现“办理一案、警示一片、守护一方”的工作目标。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张掖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开展祁连山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采取荒漠植被封育、工程治沙、人工造林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风沙治理进一步向沙漠纵深推进,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科学院评估结果显示,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区域较2017年增加37.5%,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植被生产力分别增长10.9%、7.8%、14.8%,不同种群野生动物数量较2014年提高20%左右,祁连山生态环境稳定向好,步入巩固拓展提升、高水平保护新阶段。

  晨曦中,健身爱好者漫步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这里银装素裹、芦苇茂密,几只水鸟掠过冰面,与远处皑皑白雪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场景随处可见。

  从昔日戈壁滩上杂草丛生的乱石滩,到如今张掖生态环境的加湿器、制氧机,湿地公园这十几年的生动变化,成为张掖市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公园累计完成退耕还湿地3163亩,恢复湿地植被5000多亩,疏浚渠系23公里、河道4公里,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优美的自然环境为群众的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人们来到这里散步、健身、赏景,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生活的幸福感。”湿地博物馆讲解员梁雅琼说。

  在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不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方面,张掖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空气质量连续8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连续5年排名全国前列,黑河流域甘州区段美丽河湖入选全国优秀河湖建设案例,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稳定;

  ——建成“一库一图十二网九平台”智慧张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天上看、空中拍、地上查、网上管”实现生态环境动态监控和风险预警,构建起“全区域、全过程、全链条”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

  ——在全省率先完成35.1万亩林地和400万亩草原碳汇交易,成为西北首个林业和草原碳汇均交易成功的城市,实现生态建设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突破……

  张掖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市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全局一体谋划部署,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坚定不移筑牢守好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

  近年来,张掖市加力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聚焦“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一体推进建基地、强龙头、育品牌、延链条、聚集群,加快种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装备升级改造,积极构建生产、加工、销售全流程标准化体系,全方位塑造制种业发展新优势。

  去年深秋时节,玉米制种农户吴明的田里一片丰收景象,一颗颗金色穗子籽粒饱满。“祖祖辈辈扎根在庄稼地里,感情可深了。”吴明说道。对他来说,幸福感不仅是物质条件的不断富足,更多的是深耕农业带来的充实感和获得感。

  群众的幸福感需要获得感支撑,安全感需要幸福感保障。

  从春耕到施肥,从去雄到收获,一颗颗饱满的玉米种子倾注了吴明所有的心血。“看着一株株玉米苗茁壮成长,喜获丰收,就是最大的幸福。”吴明说。

  如今,“张掖有种·种天下”品牌越发闪亮,全国每两粒玉米种子中就有一粒来自张掖。“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的发展关乎农业的命脉。”这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2024年9月,第二十三届“村长”论坛在张掖开幕。其间,张掖玉米种子品牌价值发布。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品牌专家团队依据《品牌价值评价农产品》等国家标准,使用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对“张掖玉米种子”品牌价值进行评估,在种子质量、产品创新、市场影响、政策支持和社会责任5个一级指标框架下细化55个二级指标,综合测算“张掖玉米种子”品牌价值。经过综合评价,2024年“张掖玉米种子”品牌测评价值为192.38亿元。

  如今,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已成为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农民收入最为稳定的支柱产业。2023年,张掖农户制种玉米平均亩产值4131元,年产玉米秸秆100万吨以上,带动了养殖、食用菌等产业发展;全市种子企业解决农村青年就业1000多人,在去雄、收获、加工等重要环节,临时雇佣务工人员100多万人次,有效增加了当地农户收入。

  近年来,张掖市立足优势,补齐短板,加快玉米种子品牌建设步伐,张掖玉米种子的含“金”量与日俱增。细看每一粒张掖种子,不仅记录了张掖市广大农户在黑河两岸勤恳耕耘、喜望丰收的田间故事,也孕育着农业文化传承、农业价值功能拓展的发展期冀,更书写着强农强国的时代篇章。

  山河半秋,祁连望稔。在张掖536.11万亩的沃野田畴上,有近130万亩是制种玉米。掰穗、晾晒、归仓……张掖大地上,一粒粒玉米种子唱响了以丰产增收为主旋律,以农业振兴、粮食安全为核心基调的嘹亮高歌。

  张掖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张掖要强化种业振兴,加力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聚焦现代种业“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种业创新体系、管理体系、产业体系,全面提升种业创新能力、基地产出能力和产业集约化水平,培育种业企业做大做强,放大种业品牌影响力,巩固提升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优势地位,加快建设全国玉米制种“两基地、两中心”,持续擦亮“张掖有种·种天下”品牌。

  建设国家重要综合能源基地

  近年来,张掖市抢抓全省创建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有利契机,统筹推进“沙戈荒”大基地、调峰能力、电力外送、就地消纳、新能源装备制造协同发展,加力建设国家重要综合能源基地。

  在祁连山北麓龙首山合黎山南缘的广阔土地上,一座座风机傲然挺立,迎风而舞;戈壁中,一片片光伏矩阵熠熠生辉,向阳而生;公路上,一辆辆新能源汽车逐电而行,往来穿梭……

  张掖风光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富集,可开发利用清洁能源9700万千瓦以上,是河西走廊特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以来,张掖市抢抓国家重要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机遇,锚定新能源赛道,聚力打造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千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千万千瓦级抽水蓄能基地、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推动形成千亿级产值的新能源产业体系,综合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24年12月,张掖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风光水火氢醇”多能互补和“发输储用造”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光电基地、抽水蓄能基地和综合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在建设国家重要综合能源基地的进程中,张掖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出新的活力。

  隆冬时节,位于高台县罗城镇北部滩的高台陇和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在抢抓工程进度,全力争取项目早日建成投运。该项目总投资4.63亿元,主要建设10万千瓦光伏发电站、110千伏升压站及相关配套设施。目前,各项工作已进入尾声,很快将具备并网条件,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约15840千瓦时。

  高台县风光资源富集,适宜发展新能源的戈壁荒漠有2000多平方公里,是国家“沙戈荒”大基地项目和巴丹吉林沙漠外送基地建设重点区域。丰富的土地、光照资源以及强大的电网结构,为高台县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高台县把新能源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引入上海电气、中船风电、浙江正泰等头部企业,组建县属国有新能源公司,高崖子滩光伏产业园、北部滩风光互补产业园入驻企业近20家,全县新能源装机达到171.7万千瓦,已成为张掖市重要的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元山子服务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入选全国创新案例。同时,开工建设新能源消纳产业项目6个,4个已建成投产,2个正在有序建设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新能源产业已成为高台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张掖市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纵深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积极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持续简化办事流程、完善推进机制、强化要素保障,以优化营商环境的“硬措施”提升发展“软实力”。

  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冬日时节,寒意正浓,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却热闹非凡。白雪覆盖下的七彩丹霞,交织出辽阔壮美的景象,每一帧都宛如重彩水墨,令人叹为观止,成为无数游客拍照打卡之地。“雪后丹霞壮美如画,斑斓多姿的彩色丘陵若隐若现,宛如画卷。今天看到了不一样的丹霞,真是不虚此行。”来自湖北的自驾游客张婧忍不住赞叹道。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拥有七彩云海、七彩仙缘、七彩锦绣等多处观景台,以其色彩艳丽、气势磅礴而著称。景区内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而且《神探狄仁杰》《三枪拍案惊奇》《一个都不能少》等多部影视剧也在此取景拍摄,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近年来,景区进一步丰富冬季旅游新场景新业态,打造沉浸式梦幻山谷光影演绎《阿兰拉格达》、热气球、直升机、动力伞等游览项目,深受游客喜爱。2024年,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达340多万人次。

  张掖市历史文化悠久、山川风物独特、自然风光富集。多年来,张掖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立足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主动适应旅游消费新需求,坚持开发与升级并重、提档与挖掘并举,凝心聚力,砥砺笃行,跑出了张掖特色“加速度”。

  2024年8月,在张掖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上,提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锚定特色化、精品化、融合化、多元化发展方向,持续用力塑造品牌、打造线路、丰富业态、催生消费、优化服务,打响“丝路明珠·彩虹张掖”国际品牌,拉高标杆加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在过去的1年里,张掖共接待游客4415万人次。

  近期,张掖市发布冬春旅游“七大优惠”,大力推介旅游产品及优惠活动,全力以赴为游客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旅游环境:

  ——凡购买张掖市A级景区首道门票的游客,可凭本人身份证及首道门票,自首次入园起30天内不限次数免费入园;

  ——重启祁连山滑雪场,打造提升山丹佛山滑雪场,在全市系统配套20处以上室外滑冰场,推动冰雪项目提升和“景区+”功能配套,释放强大冰雪旅游产品供给;

  ——依托市、县区举办的各类促消费活动,发放“千万消费券”,支持冬春文旅消费新生态……

  甘州区平山湖大峡谷山峦叠嶂、沟壑纵横、群峰成林。游客们徜徉其间,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张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平山湖派出所大峡谷警务室联合景区开展节前安全大检查,确保节日期间景区安全、有序,让广大游客度过一个欢乐、平安、祥和的节日。

  “围绕‘诗意甘州’旅游警务品牌建设,积极构建‘一警牵引、多方联动、全程响应’警力布局,探索‘假日警务’工作模式,组建‘峡谷卫士’‘联防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助力全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平山湖派出所所长包盛说。

  近年来,甘州区培育打造张掖老街、甘州壹街等一批特色旅游休闲街区,开发文创冰激凌、甘泉蒲扇等国货潮品。累计争取资金1523.5万元,重点实施甘州府城沉浸式演艺商旅融合、张掖奥体中心、世行贷款等文化旅游项目。举办社火调演、秦腔戏迷大赛、“四季村晚”秋季示范展示等品牌活动50余场次,观看群众超50万人次。

  新征程上,张掖市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紧扣特色文旅资源,加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吴玉杰 王晓萍 李惠)

【纠错】 责任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