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千年古镇展新姿——通渭马营镇多点发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层叠的标准梯田里,黄芪长势正旺,弥漫着扑鼻药香;
宽敞的养殖圈舍中,牛羊活蹦乱跳,叫唤声不绝于耳;
镇区街道整洁有序,“农”字牌市场交易火爆,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2024年,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多点发力,在产业培育、项目建设、生态环保、基层治理等方面齐心协力绘就的一幅幅壮美画卷,让这座陇中千年古镇处处彰显着勃勃生机。
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冬日,走进马营镇大岘村食用菌产业园,14座爱尔兰大棚整齐排列,棚内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大棚都配备了羊肚菌专用的环境控制设备,每个大棚种植250平方米羊肚菌,每平方米能产1.5斤。按市场价每斤180元计算,每棚收益达6.75万元,14个棚共收益94.5万元,一年可种植3茬、年收益达到283.5万元。”大岘村食用菌产业园的康国铭说。
而马营镇油坊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村。走进油坊村南坡社,远远便听到牛舍里传来此起彼伏的牛叫声。
走进一排排标准化的牛舍,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正悠闲地吃着饲料。“我现在有2个牛圈,养殖肉牛60头,2024年出栏牛犊22头,年纯收入七八万元。”该村村民杨映苍笑着说。
而在马营镇,像杨映苍这样实现从小数量养殖到规模化养殖的农户不在少数。
近年来,马营镇全面落实牛羊三年倍增计划,鼓励养殖户扩群增量,累计引进肉牛4000余头,新发展养殖户200余户、养殖大户20余户,全镇肉牛饲养量达4.1万头,养殖户达3500余户。为了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养殖户在家门口交易,该镇多方筹资,建成了牛羊交易市场,带动了本地及周边从事养殖生产、牛羊贩运、饲料销售、个体运输及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全县及周边县区养殖户搭建起了一个良好的牲畜购销平台。
“马营镇牛羊交易市场平均每天牛交易量在500头,日交易额550万元左右。”马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孔德乾说。
不仅如此,马营镇还大力扶持黄芪等新兴产业。2024年,全镇近4万亩黄芪喜获丰收。
“合作社种植的700亩黄芪,根粗质优,亩产最少在1000斤,最好的可以达到1400斤,去年是产量最好的一年。”马营镇绿茵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彦华一边打理着待加工的黄芪,一边介绍当年的收成。
2024年,马营镇持续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上狠下功夫,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在确保粮播面积、粮食单产、粮食总产三个不减的同时,按照人均一头牛、一亩中药材、五亩全膜玉米、五亩经济作物的“1155”产业发展思路,通过发挥种植基地引领示范作用,辐射带动群众种植全膜玉米6.1万亩、小麦6万亩、中药材4万亩、马铃薯3.1万亩、小杂粮3.8万亩(其中蚕豆2万亩),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马营镇发挥项目建设在经济建设中的“先手棋”“牛鼻子”作用,牢牢树立全镇“一盘棋”思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大岘村食用菌种植基地提升改造、马铃薯原种培育、万亩黄芪育苗及加工等惠民项目建设在这片热土上处处开花结果。
建设和美乡村 打造绿色幸福生活
走进马营镇街道,舒适平坦的柏油马路穿街而过,道路两旁的庭院整齐地排列;山坡上,高大翠绿的油松挺拔,一幅充满生机的美丽乡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当时村里组织30名干部群众主动划分30亩土地,共计划新植300棵松树苗木。”马营镇三元村党支部书记韩海鹏说,去年播绿之时当地百姓在马营镇北山荒坡陡埂上植树的场景至今印象深刻,“为家乡的生态建设增绿添彩,利于当代、福泽子孙。”
随后,记者一行驾车行至马营镇大岘村,看到了干净整洁的硬化路。“无论什么天气,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人员都会一大早清扫村庄和道路,村里还配备了电动垃圾三轮车,方便公益性岗位人员清理垃圾。”马营镇大岘村党支部书记魏耀堂介绍,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群众的幸福感也大幅提升。
村民王莲花便是每天清理卫生的公益性岗位人员之一。见到她时,她正在清理道路边沟的垃圾。王莲花说,经过近两年的宣传教育,现在村民的卫生意识明显提高了,随处乱扔垃圾的现象基本没有了。
群众所愿,政府所干。
2024年,马营镇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创新落实“6546”措施和“四抓四全”模式,即抓“六清”确保“全流域”垃圾清零,抓“五有”建立“全周期”保障体系,抓“四要”推动“全链条”收集处置,抓“六包”凝聚“全员化”参与合力,健全完善生产生活垃圾“户投放、社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全链条收集运输处置体系,紧盯道路沿线、河道沟渠、村庄院落、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分类施策、集中攻坚,全力打赢“垃圾革命”攻坚战,绘就“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与此同时,马营镇主动承接打造陇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相关任务,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纵深推进“绿满陇中”行动,完成面山绿化750亩、道路绿化29公里、义务植树21万株,森林覆盖率达12%以上;整治“四乱”现象36起,改造卫生厕所500座。
如今,山顶林草“戴帽”、山腰梯田“系带”、山脚塘坝“穿鞋”成为马营镇独特的风景。
强化党建引领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党建引领始终是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马营镇华川村村委会门口,一个乡风文明“红黑榜”公示栏分外亮眼:红榜之上,一个个乡风文明星级户跃然亮名;黑榜之上,不配合门前垃圾清理的行为清晰可见。
“像乱扔垃圾、乱堆乱放杂物等不文明行为,我们坚决反对。要合理利用‘红黑榜’,持续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不断激发广大群众积极性和自觉性。”华川村党支部书记李文霞说。
“2024年,镇党委班子成员接待来访群众12批次100余人,入户化解矛盾纠纷180余件。”马营镇党委书记董宏成说,马营镇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陇南民事直说工作法等,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激活1个镇级综治中心和36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功能,全面实行一网统筹、一网通办;大力推行“12345”信访工作法,办结“12345”、信访平台等信访件200余件,实现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开展“五下乡”活动12次、志愿服务活动26次、文明倡议活动8次,评选“好媳妇”“好婆婆”70人,形成以自治激发活力、法治定纷止争、德治春风化雨的融合治理格局。
同时,马营镇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积极畅通回引渠道,精准排摸并凝聚退休老干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企业家、退役军人等返乡人士,共建共治美好家园。目前,已吸纳退休老干部37名、高校毕业生25名、在外农民工46名、企业家26名、退役军人30名,充分释放乡村振兴组织动能,汇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好风凭借力,古镇换新颜。
如今的马营镇,正依托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项目建设的有力推进、生态环保的持续发力、基层治理的不断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马营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满福 冯宝强 杨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