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暨盐碱地治理现场会观摩活动见闻-新华网

高标准农田建设暨盐碱地治理现场会观摩活动见闻

2024-12-03 08:42:49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一场高标准农田的观摩之旅——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暨盐碱地治理现场会观摩活动见闻

  耕地、播种、施肥、平地、铺膜……近日,在冬日暖阳下,一场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现场观摩活动在金昌市拉开帷幕。来自甘肃省各地参与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暨盐碱地治理现场会的人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现代农业技术深度融入农田作业的壮丽场景。

  踏入金昌市永昌县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映入眼帘的是广袤无垠、规划整齐的田野。与传统农田不同,这里的土地经过了精细的平整与改良,田块方整、沟渠相通、道路相连,仿佛一副巨大而规整的“棋盘”。

  大型拖拉机牵引着精密播种机在田间匀速前行,播种机按照预设的参数,精准地将种子播撒在每一寸土地上,深度和间距都控制得恰到好处。“这些智能化、自动化的农业机械,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农事操作的精准度,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也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金昌市永昌县新城子镇党委书记张仁吉说。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永昌县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覆盖刘克庄、赵定庄、南湾、农林场等4个行政村,共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配套塘坝6座、蓄水总量25万立方米,建设渠道113公里,田间道路26公里,农田防护林220亩,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种植模式。

  目前,永昌县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探索推行“高标准农田+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规模经营”“高标准农田+巩固成果”等模式。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小麦、玉米、马铃薯单产分别提高17.7%、11.9%、15.4%,达到了少用水、多种地、提单产、促增收的效果。

  距离金昌市城东10公里处的观摩点,是永昌县高标准农田助力农业新技术发展示范区。示范区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努力实现“粮田”变“良田”、“良田”变“粮仓”。

  近三年,示范区粮食产量分别达36.7万吨、37.5万吨、38.7万吨。“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示范区以‘小变大、保面积’的做法,将地块数量由70万块变成了5万块,净增耕地6万亩;全面推广良种、良机、良法等生产要素,亩均节省种子10%、增产20%、减肥30%、节水35%、省工50%以上,带动群众亩均增收近400元……”现场解说人员说出了骄人成绩。

  观摩人员来到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白家嘴村,高标准农田智慧灌溉示范基地展示了数字化、智慧化、实用化的智慧灌溉场景。示范基地利用1200亩高标准农田,通过智慧灌溉“一中心、四系统”,集成推广全生育期精准调控技术,以科技赋能建设智慧化高标准农田,实现了同水源、多农户、多作物混合种植条件下的智慧节水灌溉。

  “按需求精准灌水、按用户精准配水、按作物精准控水。”现场解说员介绍,据统计,应用智慧化灌溉技术后,小麦亩均产量545公斤,亩均用水量352.86立方米,较大水漫灌节水45%至60%,较常规节水灌溉节水15.9%;玉米亩均产量1080公斤,亩均用水量388.3立方米,较大水漫灌节水35%至40%,较常规节水灌溉节水11.1%;辣椒亩均产量2500公斤,亩均用水量384.8立方米,较常规节水灌溉节水8.4%。

  农田“高标准”、稳粮“有底气”。现场观摩的甘肃省各市州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此次观摩,犹如一场深入现代农业核心区域的探秘之旅,让大家目睹了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感受到了新时代农田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纠错】 责任编辑:刘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