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位于酒泉市玉门市的甘肃农垦饮马农场赶在立冬前完成了今年的秋收备耕工作。
今年饮马农作物播种面积为68692亩,其中主导作物播种面积55038亩。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极端天气给作物带来的损失,该农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多项措施,加快抢收进度,力保秋收备耕按期完成。经过50多天的全力奋战,作物收获、产品入库、售卖等各项工作已接近尾声,实现了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圆满完成秋收工作。
万亩农田已完成秋收工作。本文图片均由甘肃农垦饮马农场提供
统筹协作 全力备战秋收
为保障秋收顺利开展,甘肃农垦饮马农场党委提前部署,统筹安排,组织召开2次秋收备耕动员会,下发《关于做好2024年秋收备耕工作的通知》,成立秋收志愿队,确保食葵、葫芦籽等作物的收获工作顺利推进,为全面秋收开好局、起好步。
随着农场种植的茴香、油葵、食葵、葫芦瓜等一些特色作物陆续成熟迎来了丰收季,一眼望去,农场内到处是一片繁忙景象。
簇簇的葵花,叶如蒲扇,花若金盘,高矮相间,茁壮挺拔。务工人员手拿镰刀,一人一行,在进行机器收割前的食葵插盘挂杆。据工作人员介绍,作物挂杆是为了方便机器收割和后期精选脱籽,百十号人,不到一会儿,就已经消失在大条田里。
工人们正在给食葵插盘挂杆。
“今年种植的食葵有6887亩,虽然气候多变,雨水较多,但在管理人员前期的精细化管理下,预计单产能达313公斤,整体的收割工作持续到九月底。在收割食葵的同时我们同步进行精选,清理晒场,为葫芦籽收获做准备。”经营团队负责人狄多伟介绍。
智慧农机 绘出田间好“丰”景
青贮玉米收割现场,一台台大型青贮玉米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随着机器缓缓驶过,一株株玉米连茎带穗被卷入机器,经过搅碎揉搓,变成青贮饲料排出,再装车拉运,前往甘肃农垦饮马牧业青贮池密封储藏,田间地头,上演着“机器在干、农人在看”的现代农业景象。
“我们种植了1012亩青贮玉米,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智能化,节省了很大成本。”经营团队负责人刘庄寿介绍。
秋收期间,饮马农场的农机合作社总计统筹安排30多辆收割机、10台大马力拖拉机、15台小型机械,20多辆拉运车辆投入到秋收备耕中,各式各样的收割机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让秋收备耕越来越有“科技范儿”,秋收备耕与新质生产力的碰撞,构成了饮马6.8万亩田野的“新风光”。
无人机给食葵喷洒农药。
面对与日俱增的农机竞争压力,农场对内紧盯提升农业机械总动力、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积极组织开展农业机械培训和外出观摩学习;对外积极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主动协调沟通,通过项目争取和自筹资金,引进约翰迪尔2104拖拉机2台、动力驱动耙2台。截至目前,合作社农机总动力达6000千瓦,配置农机覆盖播种、铺膜、病虫害防治、作物收获,基本满足了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科技赋能,助力农业现代化
在葫芦籽晾晒过程中,经营团队成员集思广益,敢于创新,改变往年用大量人工翻晒葫芦籽方式,创新了用于翻晒葫芦籽的专用农具,极大地提升了翻晒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推进了秋收进度。与此同时,科技示范中心工作人员提前开展20多项田间实验的数据收集和测产工作,为完善标准化栽培技术提供了科技支撑,为优化种植结构奠定了基础。
“我今年种植的茴香在苗期遭遇了严重的根部发黄、蒸煮萎蔫问题。”职工郑五平想起茴香可能面临的绝收绝产困境,至今心有余悸。在科技示范中心工作人员因地制宜、精准治理下,最终控制了病情,保住了郑五平一年的收成。
如今,郑五平一家送给农场科技示范中心的那面题有“情系职工彰显农垦精神,科技赋能护航丰产丰收”的锦旗还挂在中心办公室的墙壁上,时刻激励着每一位工作人员。
今年科技示范中心还积极对接亚盛农夫、亚盛研究院等单位,组织开展新技术应用现场观摩培训5次,科技培训10次,阶段性生产管理措施3项,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率,保证了作物丰产丰收,后期将持续加大秋收备耕、清田犁地、地膜捡拾等方面的科技支撑力度,为来年春耕打下坚实基础。
综合整治 让盐碱地变丰产田
土地整治、盐碱地改良是保护耕地、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举措。秋收期间,饮马农场农业三分场、四分场作物收割完的大条田上机械轰鸣,挖掘机、翻斗车、铲车等各种机械往来穿梭,紧锣密鼓地进行犁地、平田、撒肥、拉沙,对中低产田进行综合治理,确保来年变成丰产田。
“今年针对农业分场地块土壤肥力差,产出效益低,盐碱地严重等现状,计划投资67万元,完成土壤改良,保证作物优质高产。”项目部部长邹常生介绍。
土地整治是保护耕地、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举措。
中低产田改良改造按照“改土、消障、培肥”要求,采取工程、农业和农机措施相结合办法,实施换填土、犁地、细平地、削地埂、增施有机肥、拉沙压碱、冬灌、洗盐压碱等综合措施,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结构,进一步提升耕地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截至10月份,农场中低产田改造共计地埂削减(土方开挖及外运)22048.48立方米,增施农家肥5689.6立方米,改良土壤5000亩。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海晓宁 通讯员 完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