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顾名思义,指的是表面绘有彩色图案的陶器。它最早出现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这些陶器采用红、黑、白等多种颜色勾勒出几何图形、动物纹样、人面鱼身图等复杂图案,展现了先民精湛的制陶工艺和对美的追求。
甘肃素有“彩陶之乡”的美誉,甘肃彩陶形成时间早、绵延时间长、文化序列清晰完整、数量巨大且精美,展现了甘肃数千年的文化风貌。从距今约8000年的大地湾文化伊始,彩陶文化经历了仰韶文化的兴盛,马家窑文化的繁荣,齐家文化等含有彩陶的青铜文化,绵延5000余年,形成了独特完整的彩陶历史。
大约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甘肃大地上率先出现了一抹绚丽的颜色——彩陶,那些简单的线条与图案,虽然稚嫩却充满生命力,开启了彩陶艺术的序幕。
宽带纹三足彩陶钵
宽带纹三足彩陶钵,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遗址,距今约7800-7300年,高14厘米,口径32厘米。这件器物在口沿外绘一红色宽带纹,内沿绘一窄带纹,腹部饰绳纹,底部有三足,主要用于饮食器。虽然纹样很简单,但它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出现的最早的彩陶。大地湾文化不仅包含中国目前时代最早的彩陶,也是世界上时代较早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之一。
约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彩陶艺术迎来了第一次高峰。甘肃地区的彩陶作品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花纹复杂精致,色彩艳丽,图案多变,反映了古代先民对自然世界的深刻观察与艺术想象。
变体鱼纹卷沿彩陶盆
变体鱼纹卷沿彩陶盆,出土于秦安大地湾遗址,属仰韶文化早期,口径51.2厘米,高14.8厘米。细泥红陶,侈口卷沿,浅腹圜底。黑彩,口沿一周饰窄带纹,上腹一周饰两条完全图案化的变体鱼纹,头、身、尾仍可辨识。
鱼纹是仰韶文化早期最常见的标志性图案,仰韶中期逐渐消失。鱼纹大多画在盆形器一周,约2至3条,首尾相接。最初的鱼纹写实性较强,后来从头部开始简化,进而鱼鳍合并,最终成为一种十分固定的程式化图案,表现为由具象到抽象的发展规律,体现着当时渔猎经济的发达和人们对鱼的崇拜。
人头形器口彩陶
人头形器口彩陶,出土于秦安大地湾遗址山下中心区,是大地湾仰韶彩陶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史前时期集彩陶造型、绘画艺术于一身的杰出艺术作品。该器物口径4.5厘米,高31.8厘米,底径6.8厘米。细泥红陶,圆鼓腹,平底。两侧器耳缺失,上腹开裂。器口为圆雕人物头像,短发齐额,五官端正,挺鼻小嘴,面庞秀丽。瓶体从上到下饰三层大体相同的黑彩图案,每层图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两个弧边三角纹构成圆圈,内中填充弧线和垂弧;另一部分由斜直线、侧弧及凹边三角纹组成。
鲵鱼纹瓶
鲵鱼纹瓶,属仰韶文化中晚期,出土于甘谷县西坪遗址。鲵鱼纹头部为人脸形象,双目圆睁,张口露齿,身体弯曲扭转,遍布鳞片状的网格纹,两侧饰爪形纹。形象写实生动,具有鲵鱼、人、蛇三者组合的特征,有学者认为它可能是人首蛇身的伏羲形象。仰韶文化晚期彩陶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体鱼纹已经灭迹,被水陆两栖类的动物纹样所取代,最常见的是鲵鱼纹及其变体纹样,大多以单独纹样的形式装饰在彩陶瓶腹的一面上。
约4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彩陶艺术的顶峰。马家窑文化因1923年安特生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上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器可以分为:石岭下、马家窑、边家林、半山、马厂五个类型。其后续文化是齐家文化。
这个时期的彩陶作品,以其无与伦比的精细度和创造力,将彩陶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些线条流畅、色彩绚烂的器皿,不仅是日常生活的用品,更是艺术品,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意蕴和美学价值。
水波纹彩陶盆
水波纹彩陶盆,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出土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银川乡,高10.5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10.5厘米。泥质橙黄陶,大口,斜平沿,圆腹,平底。口沿上均匀分布有13个圆点纹,其间以多条斜线相隔;盆底内壁底部绘数圈同心圆纹,圆心内绘数条星斗纹,口沿至同心圆之间的内壁上,绘有主题纹饰水波纹;外壁绘一周变体鸟纹,其间以圆点纹相间。水波纹是马家窑类型陶器上常见的纹饰,蕴含着一种生机和活力,体现在纹饰上就是对水和水生动物的摹仿刻画。
变体神人纹彩陶瓮
变体神人纹彩陶瓮,属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出土于兰州市红古区土谷台,高44厘米,口径19.4厘米,底径10.8厘米。马厂类型典型器型,小口折沿宽肩罐,腹部绘制的是变体的神人纹,左右两边有圆形网格纹。“神人纹”应是变形蛙纹,马家窑文化晚期即马厂类型应该是“蛙人纹”的后期。
随后的齐家文化及其他含彩陶的青铜文化延续了彩陶的传统,尽管随着时间推移,彩陶在制作工艺和风格上有所变化,但它依然是甘肃文化身份的重要象征,连接着古代与现代的文化脉络。
彩陶双耳罐
彩陶双耳罐,齐家文化彩陶器中的典型器物,敞口,束颈,鼓腹,两系变大成耳,特征鲜明,夹砂陶质,胎薄紧实,颈、腹饰黑彩宽带纹、网格纹,圈足平底,器形小巧精致,是一件典型的盛煮器,彰显了齐家文化烧陶技术的风采。
齐家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是我国西北地区一支重要的青铜时代早期明文化。陶器造型以平底器为主,也有一些圈足器和三足器,以多耳及竖篮纹为特点。典型器物有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浅腹盘、镂孔圈足豆、袋足鬲、三耳罐、侈口罐等,其中以双大耳罐和高领双耳罐最富特色。这一时期彩陶逐渐衰落,多见红彩,纹饰有三角纹、网纹、菱格纹等,开始较多地使用小型铜器和玉器。
从齐家文化开始,甘肃地区彩陶进入衰落期,辉煌不再,历经辛店文化、沙井文化后走向尾声。
甘肃彩陶文化源远流长,从大地湾文化至齐家文化,跨越5000余年,见证了甘肃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彩陶不仅是我国史前文化时代艺术的瑰宝,更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璀璨明珠。甘肃彩陶的衰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
(资料来源: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整理:杨辛夷 程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