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助力把握花牛苹果最佳采摘期——省农科院为果农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花牛苹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鲜艳的色泽,闻名遐迩。金秋时节,天水市秦安县漫山遍野的花牛苹果迎来收获,批发商们忙着称重装车,果农们忙碌摘果、搬运、装箱的身影与熟透的苹果交相辉映,绘就出丰收的画卷。
近年来,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在天水花牛苹果主产区宣传、示范、推广适宜周年贮藏的花牛苹果采收标准,利用碘遇淀粉变蓝及果实成熟度提高淀粉转化成糖以后不再着色的特性,依据碘液浸染苹果横截面后的染色程度和面积来确定果实成熟度的方法,有效增加了苹果保鲜期,为果农们带来了科技力量。
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秦安县雪原果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受益者。走进公司加工车间,苹果自动化分拣线将一颗颗新鲜的花牛苹果进行水洗、烘干、称重、分拣等,再进入不同等次的包装线,工人们再对每颗苹果进行复检、贴标,分装在不同规格的包装箱中。
“省农科院专家制定的适宜采收标准和传授的种植管理技术,让我们收购的花牛苹果品质越来越好。去年六月份以后,花牛苹果的出厂价达到了每斤7元以上,比收购价最高时还高了1元多。”该公司董事长蔡二成介绍,生产线每天能处理30吨苹果,根据每颗苹果的重量和色泽区分品质,通过硬度和糖度进行精细分类,今年的苹果供不应求。
省农科院的检测方法采摘少量果样就能辨别大面积花牛苹果成熟度,深受果农欢迎。秦安县五营镇华夏红合作社种植250亩花牛苹果,合作社负责人杜新军专程联系省农科院科技人员对苹果进行检测评估。杜新军说,“每棵树上只采摘几个样果,就能知道这一片果园什么时候采收苹果最好,保证了苹果的品质。”
秦安县万丰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维维种植了560亩苹果,其中花牛苹果占三分之一。“以前采果期靠经验,今年在省农科院和秦安县科技局举办的培训班上,我得知了这种科学判断花牛苹果最佳采收期的方法。从9月份开始,省农科院科技人员每周上门对花牛苹果进行检测,苹果最佳采收期比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苹果成熟期理想,果形端正,口感清脆香甜,深受各地客商喜爱。”宋维维高兴地说。
来自河南南阳的客商张伟正说,“我是万丰合作社的老客户了,每年10月来收购花牛苹果,今年的苹果采摘早,所以比往年收购早,贮藏时间也较往年更长。”
秦安县闫家沟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闫来福说:“以前,花牛苹果存放保鲜冷藏库后,出现果实病害等。今年,省农科院的专家们给我们制定了花牛苹果适宜采收标准,采摘的苹果果型饱满、色泽鲜艳,不愁销路,价格还比以前高了。”
“这项技术可操作性强,只要配备好碘液,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操作。”省农科院科技人员吴小华演示说。她将采摘的花牛苹果沿果心中部横切,将带果柄的一半的果实切面缓慢浸入配制好的染液中,并向果农们讲解适宜采收标准的判断方法。她说,在同纬度的同一片果园里,采摘10颗不同果树苹果样本后,利用碘遇淀粉变蓝及果实成熟度提高淀粉转化成糖以后不再着色的特性,就可以判断整片果园苹果的成熟度。
“大家看,果心位置不变色,周围果肉变蓝色是花牛苹果的最佳采收期。花牛苹果的采收时间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采收过早,苹果的口感会比较酸涩;采收过晚,苹果可能会过熟,果肉易变粉质不脆,影响贮存和运输。”吴小华介绍。
据了解,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颉敏华研究员带领团队历时三年在天水推广示范花牛苹果适期采收技术,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对花牛苹果产区不同海拔果园栽培管理和果实成熟度的调研,制定了以淀粉指数为主要判定指标,结合生育期、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的适宜周年贮藏的花牛苹果采收标准,详细规定了不同海拔果园花牛苹果的采收时间、方法和注意事项。
“采用新标准采收后的花牛苹果,冷藏保鲜期达到周年,果实病害明显减少,果实外观新鲜,贮藏品质显著提升。”颉敏华说,采收成熟度对果实贮藏保鲜效果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团队通过长期培训和现场指导,对花牛苹果示范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进行专业科普指导,让果农们掌握了正确的采收时间和方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秦安县科技局科技人员班海军认为,省农科院的花牛苹果适宜采收期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犹如一场及时雨,让果农们准确把握了最佳采收时机,有了省农科院的适宜采收期判别技术,果农们能够在最恰当的时间采摘果实,确保了苹果的品质和口感。不仅使得花牛苹果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也促进了果农们稳定增收,天水花牛苹果产业正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让果农的辛勤付出得到更为丰厚的回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宝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