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甘肃 | 诗与远方的目的地——甘南-新华网
首页> 正文

诗意甘肃 | 诗与远方的目的地——甘南

2024-07-30 11:07:00
来源:甘肃文旅

  这里曾被联合国评选为“中国最美旅游胜地”,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这里没有西北的大漠孤烟,却有着媲美西藏的神圣山川和壮阔草原,在这片土地上,每一眼都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目光所及,皆是风景。这里,就是甘南。

 镜山初上云烟邈,和风更兼疏雨。俯瞰群峰,斑斓簇簇,苍柏云杉处处。——《齐天乐・扎尕那》 岑文硕(当代)

图片来源:甘南文旅

  扎尕那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2009年扎尕那山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它的命名与当地地貌特征紧密相关”。传说这里是山神涅甘达瓦的行宫,因此这里的风景也是仙气十足,山峰、森林、石岩、草原、藏寨、寺院同时出现在这幅壮丽的山间画卷中,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茫茫冶海水平堤,万状冰图望眼迷。

  知是龙宫多妙手,故教呈出待人题。——《冶海冰图》 陈钟秀(清)

图片来源:临潭县融媒体

  天池冶海,位于甘南临潭县冶力关镇与八角乡之间,为高山溪流和地下水汇集而成的天然堰塞湖。初春夏秋之际,碧波荡漾,翠柏悬崖,青山倒映。数九隆冬,冰封湖面,冰层又现水晶般迷宫等奇观,正如诗人笔下的“万状冰图望眼迷”。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李白(唐)

图片来源:迭部县委宣传部

  迭部县腊子口是革命遗址“腊子口战役”纪念地,“腊子口战役”是军事史上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也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境内最关键的一仗,为红军顺利进入陕甘地区开辟了通道。

  腊子口既是甘川古道和当今岷代公路上一处地势极为险要的峡谷隘口,又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

  峡谷四周遍山苍翠,古树参天,清澈见底的腊子河水,波光粼粼。隘口高峻的悬崖绝壁巍然对峙,似一扇不可逾越的天门。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呈现了蜀道的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此意境也适用于天险腊子口。

  恢宏雄伟白云深,九色甘南笼暮晨。缭绕香烟迎远客,氤氲古寺引缘人。——《咏九色甘南之拉卜楞寺》 田宝仓(当代)

图片来源:夏河县融媒体

  拉不楞寺位于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大夏河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聚宝盆上。它与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我国-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

  极木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草原》 杨万里(宋)

图片来源:甘南文旅

  桑科草原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境内,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桑科草原风景如画,草地一望无垠、生长茂盛,河流如一条玉龙般盘旋在草原上,牛羊悠然的在这里享受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没有城市的喧嚣、市井的嘈杂,这里只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令人心驰神往。

  传闻布景供戏剧,生世何殊戏一场。——《寻龙山纪游》 刘雄(当代)

图片来源:甘南融媒

  甘南藏戏藏语称为“南木特”,即“传记”。它是从藏族民间舞蹈、民歌、僧歌演变而来,同时也受到汉族传统戏曲的影响。藏戏以说唱为形式进行演唱,一般采用“连珠韵白”加送唱,有些剧目还有念诵加拜歌日的说唱形式。藏戏的剧目主要以民间故事、佛经故事、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古典史诗为原本改编而来。甘南藏戏集藏、汉文化艺术于一体,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无题》 严辰吟(清)

蕨麻米饭。图片来源:甘南文旅

  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自然风光壮美、文物古迹众多、民族风情浓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随处可见。这里不仅天空纯净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这里还有独有的美食文化,盛产蕨麻、青稞、牦牛等特色食材,讲究原生态和绿色环保。

青稞点心。图片来源:甘南文旅

藏式暖炉。图片来源:甘南文旅

  甘南是一幅色彩绚烂的画卷,这里有遗世独立的自然风光、灿烂悠久的民俗文化、别开生面的特色藏餐,这里是别样的甘肃,是治愈人心的圣地秘境,更是诗与远方的目的地。(文字整理:马瑞凡)

【纠错】 责任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