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流千滴汗 不坏一粒粮
——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安全仓储管理技能竞赛举行
6月29日上午10时,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安全仓储管理技能竞赛中的实操型比赛——“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进行粮面施药”正在甘肃财贸职业学院的体育馆内紧张进行。
按照比赛要求,参赛选手要在15分钟内对31.5平方米的区域施用2千克磷化铝片剂进行粮面施药作业,达到熏蒸粮库杀灭虫体的目的。选手不仅要克服佩戴面罩式呼吸器的窘迫和压抑,还要精准计算每片3.2克的药剂均匀铺设在规定区域内的密度和重量,是一项既考验心理素质又检验操作精细程度的比赛。
15分钟后,随着一声哨音,来自甘肃省白银粮油储备库有限公司的选手洛熙宝率先走出比赛区域,摘下呼吸面罩后深深地吸了几口气,年轻的脸庞上布满了汗水。
“这项比赛比的就是胆大心细,速度要快、药量要足、摆放得整齐无叠压,还要尽可能减少暴露在药物中的几率。”这位26岁的选手说起杀虫施药的要领如数家珍。他在白银库已经工作了4年,每月都要对粮库储粮仔细检查,“虽然发现虫情的情况非常少见,但是定期的施药作业训练量一点都不能少,遇到问题时才能做到精准高效作业。”洛熙宝说。
在另一个比赛场地内,正在开展的竞赛内容是“小麦验质定等”。这项比赛要求选手在25分钟内对小麦容重、杂质展开双实验测定。试验过程不仅需要按步骤多次称重,还要通过机械或人工作业对样品反复筛检,并根据 GB1351-2023《小麦》和《关于执行粮油质量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的标准,精准计算、科学确定小麦等级。
来自甘肃省山丹粮油储备库有限公司的选手陈家雄在比赛中操作迅速准确,提前完成了比赛项目,取得了优秀成绩。
“筛选拣杂不完善粒是这项比赛的难点,其实小麦中混杂的杂质和麸皮比较少,最重要的是把发育不好的麦粒拣出来,才是确定小麦等级的关键。”陈家雄从事粮食质检工作已有18个年头,是山丹库质检技术的“土专家”,总结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质检方法。每到夏、秋两季的粮食收购入库高峰期,他和同事每天至少要检测28组粮食质量,每组用时约40分钟,在实验室里连轴转是常有的事。
“每到收获季节,我们的粮食安全品质检测样品至少是200份,每份2公斤,18年里过手了多少粮食真是数也数不清。”陈家雄说,“做粮食质检工作没有捷径,要说诀窍,只能是勤练苦练、熟能生巧罢了。”
据悉,6月28日至30日,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安全仓储管理技能竞赛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州)、甘肃矿区以及省粮食和储备局各直属单位的38支代表队约500名“粮工巧匠”在粮储知识、技能方面展开了激烈角逐,经过多轮竞赛,其中有8人荣获甘肃省技术能手、技术标兵称号,在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起到强学习、重技能、树标杆的积极作用,为确保我省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奠定坚实基础。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国顺